[发明专利]一种汽车钢板夹子套管的模具及套管的生产工序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410417572.X 申请日: 2015-08-03
公开(公告)号: CN104492936A 公开(公告)日: 2015-07-29
发明(设计)人: 张昌才 申请(专利权)人: 张昌才
主分类号: B21D37/10 分类号: B21D37/10;B21D35/00
代理公司: 北京市金栋律师事务所 11425 代理人: 朱玲
地址: 402360 *** 国省代码: 重庆;85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汽车 钢板 夹子 套管 模具 生产 工序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套管生产用的模具及套管的生产工序,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汽车钢板夹子的套管模具和套管的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加工套管的方法,一般是先将原材料进行两次切割,分别切割长边和宽边,制成符合要求的形状尺寸,再通过模具进行两次加压制成。但是被裁剪下来的剩料由于体积小,很难排上用场,只能浪费。而且整个生产过程需要四道工序,每道工序都需要工人来执行,既使得加工过程长,容易出现操作失误,同时还造成了生产成本的增加。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和问题,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钢板夹子套管的模具,通过对模具的设计,充分利用边角料,同时只需要用两道工序即可做出产品,实现成本的降低和利润的提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汽车钢板夹子套管的模具,包括落料模具和成型模具,落料模具包括落料上模和落料下模,落料上模的底部为一长方体,长方体底部的两个长边设置倒圆角,落料下模的中间设置方形孔,所述落料上模底部长方体的长宽尺寸与落料下模中方形孔的长宽尺寸一样,落料上模可以通过落料下模的方形孔;

成型模具包括成型上模和成型下模,成型上模的底部设置一开口向下的半圆形通槽,成型下模与上模的配合面上设置一开口向上的半圆形通槽,成型上模和成型下模的半圆形通槽直径一样,成型上模和成型下模配合后,两个半圆形通槽形成一完整的圆柱形通槽。

优选地,成型上模为一长方体,成型下模为横截面为“L”形的条块,成型上模与成型下模配合后形成一完整的长方体,即成型上模与成型下模可用一块完整的长方形材料加工而成。

进一步,落料上模的长为76cm,宽为35cm,其倒圆角的半径为5cm。

进一步,成型上模和成型下模的半圆形通槽半径为6.25cm。

通过使用上述的模具,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套管的生产工序,其步骤包括:

(1)通过落料上模的倒圆角刃口,以及下模的配合通孔,上模的倒圆角刃口能够通过配合通孔,当原料经过落料上模的倒圆角刃口和下模配合通孔的侧面挤压后,使原料被切断并挤压成一个“U”形半成品。

(2)将“U”形半成品通过设置了半圆形通槽的成型上模和成型下模,将其挤压成所需的直径为圆形的套管。

在操作时,不用对原材料进行两次切割后再挤压成型,工人只需要将原材料放置在落料上模的刃口下,即可完成切割和第一次挤压的功能,再通过成型模具的半圆形通槽挤压就能完成。因为在切割时,模具就直接切割出半成品所需要的尺寸,所以剩余的废料比传统四道工序的少,而且可以直接利用边角料直接切割压制,充分利用了原材料,节约成本。

本发明提供的套管模具具有以下优点:生产过程中充分利用了被裁剪下来的原料,不会浪费原材料;模具的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运用本发明的套管模具的生产工序,使套管的整个生产过程仅仅需要两道工序,节省了加工步骤,减少操作工人,同时还降低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落料上模的主视图。

图2是落料上模的俯视图。

图3是落料上模的左视图。

图4是落料下模的俯视图。

图5是成型下模的左视图。

图6是成型下模的俯视图。

图7是成型下模的主视图。

图8是成型上模的左视图。

图9是成型上模的俯视图。

图10是成型上模的主视图。

图11是成型模具配合后的左视图。

图12是成型模具配合后的俯视图。

其中:1、倒圆角,2、螺栓孔,3、方形孔,4、半圆形通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的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昌才,未经张昌才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1757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