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装饰板与触控板在审
申请号: | 201410417787.1 | 申请日: | 2014-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780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14 |
发明(设计)人: | 赖名山;黄湘霖;苏国彰;王文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胜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41 | 分类号: | G06F3/041 |
代理公司: | 深圳新创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23 | 代理人: | 江耀纯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装饰 触控板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装饰板与触控板,特别是涉及一种利用遮光层遮蔽装饰层与基板的侧面之间的间隙的装饰板与触控板。
背景技术
触控板由于具有人机互动的特性,已被广泛应用于与显示设备结合而形成触控显示设备,例如:移动电话(mobile phone)、卫星导航系统(GPS navigator system)、平板计算器(tablet PC)、个人数码助理(PDA)以及笔记本计算器(laptop PC)等。并且,触控板需黏贴于显示设备的显示面,使得触控板可感应用户的触碰位置。
一般而言,现有制作触控板的方式有两种。一种为先于面积大于单一触控板的面积的透明基板上依序制作多个装饰层与多个触控组件层,然后才进行切割工艺,以将不同的触控板分开。由于切割工艺是于形成装饰层的步骤之后进行,因此装饰层的设计必须避开切割线,导致于切割完后装饰层的外侧与透明基板的侧面之间产生一间隙区域,且光线得以从穿透间隙区域,进而产生漏光。另一种是先将透明基板切割为单一触控板的大小,然后才于透明基板上制作装饰层与触控组件层。然而,由于透明基板的边缘并非平面,因此在透明基板的边缘形成装饰层有困难度。所以,装饰层与透明基板的边缘仍有可能会产生有一间隙区域。如此一来,此方式所形成的触控板也会有漏光的问题产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装饰板与触控板,以解决装饰层与透明基板的边缘之间的漏光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提供一种装饰板,具有一透光区与一遮光区,且遮光区设置在透光区的至少一侧。装饰板包括一基板、一第一装饰层以及一第一遮光层。基板包括一上表面以及一侧面,且侧面与上表面相接触。第一装饰层设置在遮光区内的基板的上表面上。第一遮光层设置在第一装饰层上,并延伸到基板的侧面上。
优选地,第一装饰层延伸到基板的侧面上。
优选地,第一遮光层与第一装饰层相接触。
优选地,第一遮光层的透光度小于第一装饰层的透光度。
优选地,装饰板还包括一第二遮光层,设置在第一遮光层上。
优选地,第二遮光层延伸到基板的侧面上。
优选地,第二遮光层包覆第一遮光层。
优选地,第二遮光层的宽度小于第一遮光层的宽度,且第二遮光层未延伸到基板的侧面上。
优选地,第二遮光层的透光度小于第一遮光层的透光度。
优选地,第一装饰层延伸到基板的侧面上,且第二遮光层延伸到基板的侧面上,并与第一装饰层相接触。
优选地,装饰板还包括一第二装饰层,设置在第一装饰层与第一遮光层之间。
优选地,第二装饰层与第一装饰层具有相同颜色。
优选地,装饰板还包括一第三装饰层,设置在第二装饰层与第一遮光层之间,且第三装饰层的透光度小于第一装饰层的透光度与第二装饰层的透光度。
优选地,装饰板还包括一第三遮光层,设置在第二遮光层上,且第三遮光层的透光度小于第一遮光层的透光度与第二遮光层的透光度。
优选地,第二装饰层延伸到基板的侧面上。
优选地,第一遮光层与第二装饰层相接触。
优选地,第二遮光层延伸到基板的侧面上,并与第二装饰层相接触。
优选地,第一装饰层延伸到基板的侧面上。
优选地,装饰板还包括一发光二极管遮蔽层以及一近接传感器遮蔽层,其中第一装饰层包括一第一穿孔与一第二穿孔,且发光二极管遮蔽层与近接传感器遮蔽层分别覆盖第一穿孔与第二穿孔,其中第一遮光层与第二遮光层的其中一者与发光二极管遮蔽层具有相同材料,且第一遮光层与第二遮光层的其中另一者与近接传感器遮蔽层具有相同材料。
优选地,装饰板还包括一第二遮光层,设置在第一遮光层与第一装饰层之间,且第二遮光层未延伸到基板的侧面上。
优选地,第一遮光层包覆第二遮光层。
优选地,装饰板还包括一第二装饰层与一第三装饰层,其中第二装饰层设置在第一装饰层与第一遮光层之间,且第三装饰层设置在第二装饰层与第一遮光层之间。
优选地,第一装饰层与第二装饰层的其中至少一者延伸到基板的侧面上。
优选地,装饰板还包括一保护层,设置在基板的上表面与第一遮光层之间。
优选地,基板包括一离子强化层,邻近上表面与侧面。
优选地,侧面包括至少一倒斜角(chamfer)、一倒圆角(fillet)或一弧面(arc surface)。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胜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胜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1778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轻型塑料容器
- 下一篇:一种弯稳杆件包装格挡及包含其的包装组合套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