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导电胶带无效
申请号: | 201410417926.0 | 申请日: | 2014-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9466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10 |
发明(设计)人: | 赵占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桐城信邦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J7/02 | 分类号: | C09J7/02 |
代理公司: | 无 | 代理人: | 无 |
地址: | 2314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导电 胶带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工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导电胶带。
背景技术
通常,导电胶带是以基体树脂和导电填料即导电粒子为主要组成成分,通过基体树脂的粘接作用把导电粒子结合在一起,形成导电通路,实现被粘材料的导电连接。由于导电胶的基体树脂是一种胶黏剂,可以选择适宜的固化温度进行粘接,同时,由于电子元件的小型化、微型化及印刷电路板的高密度化和高度集成化的迅速发展,而导电胶可以制成浆料,实现很高的线分辨率。而且导电胶工艺简单,易于操作,可提高生产效率,所以导电胶是替代铅锡焊接,实现导电连接的理想选择,如中国申请号为CN103897626A公开了一种导电胶带,通过石墨烯与纳米银涂层的结合可以增强导电性能,通过具有碳纳米纤维的超薄纤维层将石墨烯片包覆,可以使导电胶具有光电转换作用且自发形成电能,但是,这种技术的导电胶带不具有导电胶没有设有耐磨层和防静电层,容易老化,使用起来也不安全,适用范围较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导电胶带,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导致的上述多项缺陷。
一种导电胶带,包括保护层、导电层和粘胶层,所述粘胶层上方设有导电层,粘胶层粘接在导电层一侧的表面,所述导电层为铜镀银导电橡胶,所述导电层上方设有保护层,所述保护层分为耐磨层和防静电层,所述耐磨层的厚度为2-3μm。
优选的,所述保护层的厚度为5-10μm。
优选的,所述防静电层为硅氟橡胶材料。
优选的,所述耐磨层为碳化铬材料,厚度为3-5μm。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导电胶具有较好的导电效果,导电层为铜镀银导电橡胶,铜镀银导电橡胶具有高电导率,良好的机械性能、耐化学腐蚀,成本较低,保护层对导电胶带有较好的保护效果,还设有防静电层,防静电层为硅氟橡胶材料,具有良好的绝缘性能、阻燃导热性能,同时,还具有抗紫外线、高耐候、高耐久性、憎水拒油耐老化性,耐磨层为碳化铬材料,具有较高的硬度、耐磨性好,有一定的韧性,有较好的抗应变力性能,从而,使用起来安全可靠,适用范围较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一种导电胶带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所述一种导电胶带的侧视图。
其中:1-保护层,11-耐磨层,12-防静电层,2-导电层,3-粘胶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导电胶带,包括保护层1、导电层2和粘胶层3,所述粘胶层3上方设有导电层2,粘胶层3粘接在导电层2一侧的表面,所述导电层2为铜镀银导电橡胶,所述导电层2上方设有保护层1,所述保护层1分为耐磨层11和防静电层12,所述耐磨层11的厚度为2-3μm,导电胶具有较好的导电效果,导电层2为铜镀银导电橡胶,铜镀银导电橡胶具有高电导率,良好的机械性能、耐化学腐蚀,成本较低,保护层1对导电胶带有较好的保护效果,还设有防静电层12,防静电层12为硅氟橡胶材料,具有良好的绝缘性能、阻燃导热性能,同时,还具有抗紫外线、高耐候、高耐久性、憎水拒油耐老化性,耐磨层11为碳化铬材料,具有较高的硬度、耐磨性好,有一定的韧性,有较好的抗应变力性能,从而,使用起来安全可靠,适用范围较广。
值得注意的是,所述防静电层12为硅氟橡胶材料,硅氟橡胶材料具有良好的绝缘性能、阻燃导热性能,同时,还具有抗紫外线、高耐候、高耐久性、憎水拒油耐老化性。
此外,所述耐磨层11为碳化铬材料,厚度为3-5μm,碳化铬材料具有较高的硬度、耐磨性好,有一定的韧性,有较好的抗应变力性能。
基于上述,导电胶具有较好的导电效果,导电层2为铜镀银导电橡胶,铜镀银导电橡胶具有高电导率,良好的机械性能、耐化学腐蚀,成本较低,保护层1对导电胶带有较好的保护效果,还设有防静电层12,防静电层12为硅氟橡胶材料,具有良好的绝缘性能、阻燃导热性能,同时,还具有抗紫外线、高耐候、高耐久性、憎水拒油耐老化性,耐磨层11为碳化铬材料,具有较高的硬度、耐磨性好,有一定的韧性,有较好的抗应变力性能,从而,使用起来安全可靠,适用范围较广。
由技术常识可知,本发明可以通过其它的不脱离其精神实质或必要特征的实施方案来实现。因此,上述公开的实施方案,就各方面而言,都只是举例说明,并不是仅有的。所有在本发明范围内或在等同于本发明的范围内的改变均被本发明包含。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桐城信邦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桐城信邦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1792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