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降低卷烟烟气中巴豆醛释放量的吸附剂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410418336.X | 申请日: | 2014-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2625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24 |
发明(设计)人: | 者为;蒋举兴;党立志;段焰青;夏建军;王文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20/22 | 分类号: | B01J20/22;B01J20/30;A24D3/14 |
代理公司: | 昆明协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3108 | 代理人: | 谢嘉 |
地址: | 650231 云南省昆明***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降低 卷烟 烟气 巴豆 释放 吸附剂 及其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卷烟材料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降低卷烟烟气中巴豆醛释放量的吸附剂。同时,本发明还涉及所述吸附剂在卷烟生产中的具体应用。
背景技术
卷烟燃烧时产生的多种有害物质至少有20种醛和6种酮,其中巴豆醛是卷烟主流烟气中的主要有害气体之一,属于中等毒类物质,会对眼结膜和上呼吸道粘膜有强烈的刺激作用,长期接触会引发慢性鼻炎,甚至神经系统机能障碍,不利于人体健康。
如何选择性降低卷烟烟气中的巴豆醛释放量,减少吸烟对健康的危害,现有技术有很多研究。一方面是卷烟加工工艺方面的研究,例如中国专利(申请号201210039344.4)通过改变纸箱包装堆积厚度、传送速度及电子加热器条件来实现降低巴豆醛释放量。又如专利(申请号201010288171.0)中通过改变微波松散工序、回潮工序及烘丝工序等降低巴豆醛的释放量。另一方面是制备卷烟添加剂,将其添加到滤棒或卷烟纸中来降低巴豆醛释放量。例如专利(申请号201210471955.6)用正丁醛,甲基丙烯酸,丙烯酰胺等合成的聚合物添加到三元复合嘴棒中。再如专利(申请号200710055008.8)用γ-乙二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衍生化处理多孔结构的载体,添加到滤嘴中能有效降低卷烟烟气中的醛酮类化合物。还有专利(申请号200710055007)用3-胺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和硬脂酸等制备出的烟草添加剂添加到滤棒中能有效降低卷烟烟气中的挥发性羰基类化合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显著降低卷烟烟气中巴豆醛释放量的吸附剂。
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所述吸附剂在卷烟生产中的具体应用。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除非另有说明,本发明所采用的百分数均为质量百分数。
一种降低卷烟烟气中巴豆醛释放量的吸附剂,由以下方法制备得到:
(1)称取1摩尔氢氧化钠溶于5~20摩尔蒸馏水中;
(2)在氢氧化钠水溶液中加入0.15~0.30摩尔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使其完全溶解;
(3)分液漏斗滴加6~15摩尔正硅酸乙酯,搅拌溶解,分液漏斗滴加50~120摩尔水,搅拌;
(4)晶化,溶液抽滤,分别用蒸馏水和无水乙醇洗涤抽滤得到的固体;
(5)干燥,焙烧后制得有序的介孔二氧化硅材料MCM-41;
(6)取1摩尔MCM-41材料、15~20摩尔乙二胺和4~7摩尔3-(2-氨基乙基氨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加入双颈烧瓶中,120℃下冷凝回流8~12个小时;
(7)回流完成后,溶液抽滤,并先后用异丙醇和无水乙醇洗涤抽滤所得的固体,之后将固体置于90℃下干燥6~12个小时,即得所需的吸附剂。
其中,所述的晶化具体为:将步骤(3)所得溶液倒入晶化瓶中封装,在90℃的烘箱中静置3~9天。
在步骤(5)中,将步骤(4)得到的固体放入90℃~100℃的烘箱中干燥12~24小时,干燥完成后放入550℃~700℃马弗炉中焙烧24小时,冷却后取出即得有序的介孔二氧化硅材料MCM-41。
所述的降低卷烟烟气中巴豆醛释放量的吸附剂在卷烟生产中的应用,具体为:将所述的吸附剂添加到卷烟滤嘴中,添加量为每只滤嘴10~50毫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由于胺基功能基团能与巴豆醛羰基反应,应用于卷烟滤嘴后能选择性降低巴豆醛释放量,从而达到降低卷烟危害性的目的。本发明从烟草添加剂以及卷烟新材料角度探索并拓宽了卷烟减害降焦新途径,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实施例并不是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限定。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云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1833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播种机覆膜辊安装结构
- 下一篇:自走式精细旋耕施肥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