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实现层次化网络抽象的方法和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410418452.1 | 申请日: | 2014-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76197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22 |
发明(设计)人: | 荆瑞泉;张成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9/06 | 分类号: | H04L29/06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刘剑波 |
地址: | 10003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实现 层次 网络 抽象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实现层次化网络抽象的方法和系统。其中第一控制器在利用Openflow协议与第二控制器进行通信时,在Openflow协议消息中加入相关虚拟节点的节点标识;第一控制器将Openflow协议消息发送给第二控制器;第二控制器在接收到第一控制器发送的Openflow协议消息后,根据Openflow协议消息中包括的节点标识,确定与Openflow协议消息相关联的虚拟节点。从而可在第一控制器与第二控制器之间只采用一个Openflow协议进程的情况下,实现层次化网络拓扑的抽象,以满足采用层次化SDN控制器架构实现多域组网的需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实现层次化网络抽象的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在大型运营商的传送网络中,由于分区域网络管理(如骨干网、省网、城域网)或厂家竞争性的原因,多域组网的场景是必然存在的。如何在多域网络中实现端到端连接的控制和管理是运营商长期面临的一个难题。
SDN(Software Defined Network,软件定义网络)是目前通信和IT(InformationTechnology,信息技术)领域的热点技术之一。SDN是一种新型的网络架构,它的核心理念是网络的控制平面与数据转发平面进行分离,从而实现对网络资源的可编程化软件控制。SDN理念应用到传送网络后,传送网将从多系统分离式和人工交互的架构演进成以传送SDN控制器为中心的集成式自动化架构。而实现对多厂商设备和多层多域网络的统一控制和管理是传送SDN的主要应用场景之一。
当SDN用于多域组网时,一般采用层次化的SDN控制器架构,包括单域控制器和多域控制器,如图1所示。单域控制器和多域控制器之间采用Openflow(开放流)协议进行信息交互。单域控制器将其所控制的网络域的网络拓扑进行抽象后,通过Openflow上报给多域控制器。多域控制器将各个单域控制器上报的抽象网络拓扑整合后形成全网的网络拓扑视图。
在现有技术方案中,由于Openflow协议最初是用于SDN控制器控制网元设备的场景,在控制器和每个网元之间都有一个Openflow协议进程,控制器通过网元的IP(InternetProtocol,互联网协议)地址就可以唯一识别每个网元,如图1所示。因此在Openflow的端口属性上报、连接建立、删除、修改、查询等消息中没有标识节点地址的字段,从而对Openflow应用于单域控制器和多域控制器之间通信时的技术实现方案造成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当将Openflow用于单域控制器和多域控制器之间的通信时,相当于多域控制器与每个单域控制器模拟的N个节点进行通信,因此多域控制器与每个单域控制器之间需要采用N个Openflow协议进程。该方案存在系统实现复杂、通信信令处理效率低等问题。当单域网络规模达到几十~几百个节点时,将对单域控制器和多域控制器的处理能力造成比较大的挑战。
2)由于Openflow端口属性上报消息中没有本地节点标识符、远端节点标识符和远端端口号等信息,因此单域控制器虽然已经具有本域网络的拓扑信息,但是却无法通过端口属性上报消息将节点之间的连接关系上报给多域控制器。从而造成多域控制器还需要与每个单域控制器模拟的N个节点之间运行邻居发现协议,以便获取单域的网络拓扑信息。带来了单域控制器和多域控制器软件实现的复杂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实现层次化网络抽象的方法和系统,从而可在多域控制器与每个单域控制器之间只采用一个Openflow协议进程的情况下,实现层次化网络拓扑的抽象,以满足采用层次化SDN控制器架构实现多域组网的需求。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实现层次化网络抽象的方法,包括:
第一控制器在利用开放流Openflow协议与第二控制器进行通信时,在Openflow协议消息中加入相关虚拟节点的节点标识;
第一控制器将所述Openflow协议消息发送给第二控制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1845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全塑软管胶接加工的片材搭接装置
- 下一篇:消息队列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