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桑叶的干燥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410418506.4 | 申请日: | 2014-08-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471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19 |
发明(设计)人: | 苏静;许翠萍;李诗标;张为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济南康众医药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6/605 | 分类号: | A61K36/605 |
代理公司: | 无 | 代理人: | 无 |
地址: | 250014 山东省济南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桑叶 干燥 方法 | ||
发明领域
本发明涉及药品制法,特别涉及一种桑叶的干燥方法,属医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桑叶为桑科植物桑Morus albaL.的干燥叶。功能疏散风热,清肺润燥,清肝明目。主要用于风热感冒,肺热燥咳,头晕头痛,目赤昏花。栽培或野生,全国大部分地区均有产。桑叶含有效成分较多,黄酮类是其主要的有效成分,并以芦丁为主;绿原酸是桑叶中的有效成分之一,具有消炎、抗菌等作用。桑叶的生产周期相对较长,每年4月开始发芽,5月份叶初长成,7、8月份叶片最为茂盛,10月下旬左右开始经初霜,经霜后1个月左右就开始落叶,且含量急剧下降,不宜入药。中国药典规定,初霜后采收,除去杂质,晒干。由于受气候、地域、采收时间的影响,霜桑叶很难控制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桑叶的干燥方法,该方法干燥的桑叶,主要的有效成分黄酮类含量高,临床疗效更好。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桑叶的干燥方法,其特征在于:经冷冻后干燥是取鲜桑叶,冷冻至-5℃以下,堆闷1-7天后干燥。
本发明的一种桑叶的干燥方法,其特征在于:鲜桑叶是取生长茂盛时鲜桑叶,冷冻后干燥。
至此完成了本发明,本发明制备的桑叶主要活性成分总黄酮含量高,进而可知临床疗效好。
下面试验例旨在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有益之处,而非本发明的限制。
一、不同月份桑叶及冷冻处理总黄酮含量测定
1、仪器 3010 紫外分光光度仪 (日本日立公司);AR2140 电子分析天平 ( 上海奥豪斯公司)。
2、桑叶:采自山东省滨州市无棣县古桑园同一棵桑树,2011年5月-11月,分别于每月15日采集。
8、9月份的样品分为2份,1份晾干,1份冷冻-5℃后晾干,其余月份采集的样品全部晾干。
3、方法与结果
按照中国药典桑叶项下总黄酮含量测定法测定,结果见表1。
表1 不同样品总黄酮含量测定结果(%)
上述实验结果表明,在桑叶1年的生产周期里,桑叶中总黄酮含量不断变化,以5月份嫩叶中含量最低,9月含量最高,10月份(初霜后)桑叶中总黄酮含量较9月份略有降低,至11月份含量急剧下降。具此分析,从桑叶中总黄酮含量来看,如果不经冷冻处理,桑叶的采收期,则最佳采收期应为9月份。但9月份的桑叶冷冻处后总黄酮含量增长不如8月份明显。8月份桑叶冷冻处后总黄酮含量明显高于9月份,且8月份桑叶生长茂盛,产量高,故应选择生长茂盛的桑叶冷冻处理干燥。
二、桑叶不同方法干燥总黄酮含量测定
8月份的样品按以下不同方法处理。
1)阴干桑叶 取鲜桑叶,阴干;
2)晒干桑叶 取鲜桑叶,晒干;
3)烘干桑叶 取鲜桑叶,烘干;
4)堆闷晒干桑叶 取鲜桑叶,冷冻至-5℃以下,堆闷2天后晒干;
5)堆闷烘干桑叶 取鲜桑叶,冷冻至-5℃以下,堆闷2天后烘干;
6)鲜桑叶 无处理
按照中国药典桑叶项下总黄酮含量测定法测定,结果见表2(3.6g新鲜桑叶得干品计1 g,直接剪碎后同法处理,总黄酮含量以干品计。)
表2 不同干燥方法桑叶总黄酮含量测定结果(%)
表2看出,桑叶经冷冻,堆闷后干燥,总黄酮含量高于未经冷冻堆闷处理的。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取鲜桑叶,冷冻至-10℃以下,堆闷1天,烘干。
实施例2
取鲜桑叶,冷冻至-15℃以下,堆闷7天,晒干。
实施例3
取鲜桑叶,冷冻至-5℃以下,堆闷5天,晾干。
实施例4
取鲜桑叶,冷冻至-20℃以下,堆闷3天,烘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济南康众医药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未经济南康众医药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1850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桂花多酚提取物的用途
- 下一篇:一种厚朴的干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