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轮辋侧边抛光机在审
申请号: | 201410418604.8 | 申请日: | 2014-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913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10 |
发明(设计)人: | 颜乐炳;傅启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君格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29/04 | 分类号: | B24B29/04;B24B41/06 |
代理公司: | 成都睿道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7 | 代理人: | 薛波 |
地址: | 629000 四川省遂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侧边 抛光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抛光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轮辋侧边抛光机。
背景技术
由于轮辋的内圆和侧边处于外观面上,产品使用过程中对其美观程度具有很高的要求,因此在轮辋的生产过程中,需要对其内圆和侧边进行抛光,以达到平整、光滑的外观。现有轮辋侧边抛光,需要通过支持滚轮支撑轮辋,轮辋内圆通过电动机驱动的滚轮带动轮辋旋转,轮辋侧边通过设置驱动机带动的抛光轮对其进行抛光。
中国专利CN 201231441Y公开了一种车轮辋圈的抛光机,包括机座、定位装置、内圆面抛光装置、侧面抛光装置和外圆抛光装置,其轮辋的侧面抛光主要通过两个支撑轮支撑轮辋,并通过一个由电动机带动的驱动轮驱动轮辋旋转,轮辋两侧设置驱动电机带动的抛光轮对其进行抛光。该专利的抛光机虽然可以对轮辋的内圆、侧面和外圆进行同时抛光,可以有效提高工作效率,但是轮辋的旋转是靠电动机带动的驱动轮驱动,因此在轮辋的抛光过程中需要耗费较多的电能,对能源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抛光机耗能的问题,提供一种轮辋侧边抛光机,省略了驱动轮辋转动的驱动轮及驱动电机,能够达到同样的轮辋侧边抛光效果,减少能耗。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轮辋侧边抛光机,包括:
机架,具有可沿水平方向移动的水平调节支座Ⅰ、水平调节支座Ⅱ、水平调节支座Ⅲ,以及可调节摆动角度的摆臂式支架,水平调节支座Ⅱ和水平调节支座Ⅲ相对布置;
第一支撑轮,设置在所述的水平调节支座上;
第二支撑轮,设置在所述的摆臂式支架上;
左抛光轮及其左驱动电机,设置在所述的水平调节支座Ⅱ上;
右抛光轮及其右驱动电机,设置在所述的水平调节支座Ⅲ上。
优选地,所述的水平调节支座Ⅰ包括调节手柄Ⅰ、丝杆Ⅰ、丝杆螺母、固定导轨和支撑件,固定导轨固定于机架上,丝杆螺母固定于固定导轨上,丝杆Ⅰ一端连接调节手柄Ⅰ,另一端穿过丝杆螺母与支撑第一支撑轮的支撑件连接,支撑件设置于固定导轨上。
优选地,所述的摆臂式支架包括固定板和支撑板,固定板固定于机架上,固定板上设置有圆弧形腰孔,支撑板一端和固定板销轴连接,中部通过穿过圆弧形腰孔的调节螺栓固定,另一端支撑所述的第二支撑轮。
优选地,所述的水平调节支座Ⅱ包括调节手柄Ⅱ、丝杆Ⅱ、套筒导轨和套筒支座,套筒导轨固定于机架上,并嵌套于套筒支座内,丝杆Ⅱ一端连接调节手柄Ⅱ,另一端穿过套筒导轨与套筒支座内固定设置的内螺旋管连接;套筒支座上固定所述的左驱动电机。
优选地,所述的第一支撑轮通过轴承转动的安装于水平调节支座Ⅰ上。
优选地,所述的第二支撑轮通过轴承壳转动的安装于摆臂式支架上。
优选地,所述的左抛光轮和右抛光轮采用砂布抛光轮。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的一种轮辋侧边抛光机,轮辋通过两个支撑轮支撑,轮辋侧边和两个抛光轮紧贴,抛光轮在抛光的同时带动轮辋旋转,实现轮辋侧边的整周抛光,省略了驱动轮辋转动的电动机,有效减少电能的消耗,节约能源;两个支撑轮分别通过水平调节支座和摆臂式支架支撑,两个支撑轮的可支撑范围灵活可调,使得抛光机可加工各种尺寸大小的轮辋,适用范围更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抛光机主视图。
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
图3是本发明的抛光机使用状态图。
图中标记:1-机架,2-水平调节支座Ⅰ,21-调节手柄Ⅰ,22-丝杆螺母,23-丝杆Ⅰ,24-固定导轨,25-支撑件,31-第一支撑轮,32-第二支撑轮,41-左抛光轮,42-右抛光轮,5-摆臂式支架,51-固定板,52-圆弧形腰孔,53-调节螺栓,54-支撑板,61-左驱动电机,62-右驱动电机,71-水平调节支座Ⅱ,711-调节手柄Ⅱ,712-套筒导轨,713-丝杆Ⅱ,714-内螺旋管,715-套筒支座,72-水平调节支座Ⅲ,8-轮辋。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君格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四川君格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1860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