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类多平衡点饱和切换系统的离散增益调度控制器设计方法及实现BTT导弹控制的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410418611.8 申请日: 2014-08-22
公开(公告)号: CN104197792A 公开(公告)日: 2014-12-10
发明(设计)人: 段广仁;吴文娟;谭峰;周彬;梁晓玲 申请(专利权)人: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主分类号: F42B15/01 分类号: F42B15/01
代理公司: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代理人: 杨立超
地址: 150001 黑龙*** 国省代码: 黑龙江;2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类 平衡点 饱和 切换 系统 离散 增益 调度 控制器 设计 方法 实现 btt 导弹 控制
【权利要求书】:

1.一类多平衡点饱和切换系统的离散增益调度控制器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下述步骤:

步骤1:选取为系统的状态向量,建立多平衡点线性切换系统,如公式(1)所示

d(x(t)-xδ(t)*)dt=Aδ(t)(x(t)-xδ(t)*)+Bδ(t)uδ(t)---(1)]]>

其中,为系统的状态向量,Rn为n维欧几里德空间,为的导数,Aδ(t)和Bδ(t)是常数矩阵,为系统的输入向量,本发明中设计Kδ(t)为控制增益,Rm为m维欧几里德空间,切换信号δ(t):R+→I={1,2,…,M}是一个分段时间常值函数,切换信号是与时间相关的,决定了在切换时刻子系统的切换顺序,M>1为子系统个数;是系统的平衡点,当δ(t)=j时,第j个子系统起作用,其中j=1,2,…,M;假设(Aj,Bj)是可控的,Aj∈Rn×nBj∈Rn×m,j∈I且是第j个子系统的平衡点;

当执行器受限时,系统(1)可写为:

d(x(t)-xδ(t)*)dt=Aδ(t)(x(t)-xδ(t)*)+Bδ(tsat(uδ(t))---(2)]]>

x(t0)=x0;]]>

假设输入向量受到单位饱和函数的限制,形式如下:

sat(u)=[sat(u1) sat(u2) … sat(um)]T

sat(uk)=sign(uk)min{1,|uk|},k=1,…,m

对于切换信号δ(t),假设切换时间序列为:t(j)0<t(j)1<…<t(j+1)0<t(j+1)1<…<+∞,其中t(j)j-1表示第j个子系统作用时间tj-1,i∈I[0,Nj],当δ(t)=j时,子系统j被激活,则Aδ(t)=Aj,Bδ(t)=Bj,t∈[t(j)0,t(j+1)0);

令则公式(2)可表示为:

x·(t)=Aδ(t)x(t)+Bδ(t)sat(uδ(t))---(3)]]>

步骤2:多平衡点饱和切换系统离散增益调度控制器设计:

假设(Aj,Bj)(j=1,2,…,M)可控,多平衡点饱和切换系统(3)离散增益调度控制器设计具体实现过程如下:

步骤2.1:定义集合γ(1)i-1<γ(1)i,i∈I[1,N1],满足集合的γ(1)i的选取方法是:

γ(1)i=γ(1)0+iN1(γ(1)N1-γ(1)0),i[1,N1]---(4)]]>

其中,γ(1)0为中的初值,大于γ(1)0

矩阵P(γ(1)i)是下面参量Riccati方程的唯一对称正定解

A1TP(γ(1)i)+P(γ(1)i)A1-P(γ(1)i)B1B1TP(γ(1)i)=-γ(1)iP(γ(1)i);]]>

令P(γ(1)i)=W-1(1)i),那么解参量Riccati方程可转化为解参量Lyapunov方程(5)

(A1+γ(1)i2In)W(γ(1)i)+W(γ(1)i)(A1+γ(1)i2In)T=B1B1T---(5)]]>

其中,In是单位矩阵;

步骤2.2:根据椭球的标准定义形式ε(P,1)={x:xTPx≤1},可以写为ε(P),假设子系统1内有N1个椭球,且这组椭球是嵌套的;即

ϵ(P(1)γ0)ϵ(P(1)γ1)...ϵ(P(1)γN1)---(6)]]>

在t(2)0时刻,系统由1子系统切换到2子系统;当子系统发生切换时,定义子系统1有如下N1个有界的集合:

E(1)i-1=ϵ(P(1)γi-1)/ϵ(P(1)γi),iI[1,N1]]]>

本发明中用凸包的方法处理饱和非线性;对于i∈I[1,N1],考虑下面的集合

L(1)i-1{x:|B(1)kTP(γ(1)i)x|1,kI[1,m]}]]>

其中,|·|表示绝对值,B(1)k表示B1的第k列,则

|B(1)kTP(γ(1)i)x|2=B(1)kTP(γ(1)i)xxTP(γ(1)i)B(1)kΣk=1mB(1)kTP(γ(1)i)xxTP(γ(1)i)B(1)k=xTP(γ(1)i)B1B1TP(γ(1)i)xxTP1/2(γ(1)i)tr(P1/2(r(1)i)B1B1TP1/2(γ(1)i))P1/2(γ(1)i)x=(1)ixTP(γ(1)i)x=xTP(1)γix,kI[1,m]---(7)]]>

从而根据L(1)i和的定义有ϵ(P(1)γi-1)L(1)i-1,iI[1,N1];]]>

对于i∈I[1,N1],如果则可知x∈L(1)i-1,由公式(7)可知控制律简化成u1=-B1TP(γ(1)i-1)x]]>且||u1||≤1;

针对子系统1,设计如下形式的控制器

u1=u(1)N1=-B1TP(γ(1)N1)x,xϵ(P(1)γN1)u(1)N1-1=-B1TP(γ(1)N1-1)x,xϵ(P(1)γN1-1)/ϵ(P(1)γN1)...u(1)0=-B1TP(γ(1)0)x,xϵ(P(1)γ0)/ϵ(P(1)γ1)---(8)]]>

当t∈[t(1)0,t(2)0)时,系统(3)的控制器为式(8);

步骤2.3:针对子系统1,取下面的Lyapunov函数

V(1)i-1(x(t))=(1)i-1xT(t)P(γ(1)i-1)x(t),x(t)E(1)i-1]]>

V(1)i-1(x(t))是时不变的,对于t∈[t(1)i-1,t(1)i],i∈I[1,N1],有

V(1)i-1(x(t))V(1)i-1(x(t(1)i-1))e-γ(1)i-1(t-t(1)i-1)---(9)]]>

由式(9)可解得

||x(t)||κi-112e-γ(1)i-12(t-t(j)i-1)||x(t(1)i-1)||,t[t(1)i-1,t(1)i)κN112e-γ(1)N2(t-t(1)N1)||x(t(1)N1)||,t[t(1)N1,t(2)0)---(10)]]>

其中,||·||表示2范数,λmin{P(γ(1)i)}≤P(γ(1)i)≤λmax{P(γ(1)i)},λmin{P(γ(1)i)}表示对称矩阵P(γ(1)i)的最小特征值,λmax{P(γ(1)i)}表示对称矩阵P(γ(1)i)的最大特征值;那么,当i∈I[1,N1]时,定义κi=λmax{P(γ(1)i)}λmin{P(γ(1)i)};]]>

在t(2)0时刻,子系统由1切换到2时,||x(t(2)0)-x1*||κN112e-γ(1)N2(t(2)0-t(1)N1)||x(t(1)N1)||;]]>

z1=x(t(2)0)-x1*,]]>可以得出

||x(t(2)0)||=||x(t(2)0)-x2*||=||z1+x1*-x2*||||z1||+||x1*-x2*||κN112e-γ(1)N2(t(2)0-t(1)N1)||x(t(1)N1)||+||x1*-x2*||---(11)]]>

当子系统2的初值即瞬间切换的初始条件x(t(2)0)满足公式(11)时,取γ(2)0使得

(2)0xT(t(2)0)P(γ(2)0)x(t(2)0)=1

成立;

当公式(11)成立时,则有γ(2)0的估计值为

γ(2)0λmax(P(γ(2)0))1||x(t(2)0)||2γ(2)0>max{0,2Re{λmax{-A2}}}---(12)]]>

公式(11)和公式(12)保证了子系统2的初值在椭球边界上;且满足

ϵ(P(2)γ0)ϵ(P(1)γN1)ϵ(P(1)γN1)]]>

针对子系统2进行控制器设计,设计方法重复子系统1的设计过程,直到系统切换到子系统M-1;

(Aj,Bj)可控,当j=1,2,…,M-1时,则控制器u从控制器集合{u1,u2,…,uM-1}依次切换,即,当t∈[t(j)0,t(j+1)0)时,系统(3)的控制器为如下形式

uj=u(j)Nj=-BjTP(γ(j)Nj)x,xϵ(P(j)γNj)u(j)Nj-1=-BjTP(γ(j)Nj-1)x,xϵ(P(j)γNj-1)/ϵ(P(j)γNj)···u(j)0=-BjTP(γ(j)0)x,xϵ(P(j)γ0)/ϵ(P(j)γ1)]]>

在切换时刻t(j+1)0,子系统j+1的初值x(t(j+1)0)和γ(j+1)0满足下面的公式

||z(t(j+1)0)||κNj12e-γ(j)N2(t(j+1)0-t(j)Nj)||x(t(j)Nj)||+||xj*-xj+1*||γ(j+1)0λmax(P(γ(j+1)0))1||x(t(j+1)0)||2γ(j)0>max{0,2Re{λmax{-Aj}}}]]>

ϵ(P(j+1)γ0)ϵ(P(j)γNj)ϵ(P(j)γNj)]]>

系统由子系统j切换到子系统j+1时状态收敛到子系统j+1的第一个椭球的边界上;

当j=M时,系统切换到最后一个子系统,系统(3)的控制器切换为

uM=u(M)NM=-BMTP(γ(M)NM)x,xxϵ(P(M)γNM)u(M)NM-1=-BMTP(γ(M)NM-1)x,xϵ(P(M)γNM-1)/ϵ(P(M)γNM)···u(M)0=BMTP(γ(M)0)x,xϵ(P(M)γ0)/ϵ(P(M)γ1)]]>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未经哈尔滨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18611.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