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适应调节水温的立体养殖场有效
申请号: | 201410418738.X | 申请日: | 2014-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875469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2 |
发明(设计)人: | 周鑫根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A01K63/00 | 分类号: | A01K63/00;A01K63/06;G05D22/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0030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池 蓄热水箱 换热盘管 水箱 养殖场 自适应调节 循环泵 温差 热交换 蓄热 水源热泵系统 太阳能集热器 系统控制元件 余热回收技术 温度传感器 从上到下 从上至下 单向活门 立体养殖 连通内腔 水温要求 水源热泵 低能耗 电磁阀 水循环 同一层 自循环 多层 分层 换热 同层 太阳能 鱼类 蓄水 养殖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能够自适应调节水温的立体养殖场,包括太阳能集热器、水源热泵系统、多个蓄热水箱、多个水池、多个温度传感器和系统控制元件。立体养殖场从上至下分为多层,在每一层均设置蓄热水箱和水池,同一层的蓄热水箱和水池通过换热盘管相连,在所述换热盘管内设置有循环泵;各个蓄热水箱能够与同层水池的蓄水进行热交换,当需要水循环时,根据水池与水箱的温差,开启水池与水箱之间的电磁阀,通过循环泵利用水箱内的换热盘管进行换热;各层蓄热水箱之间由下而上通过所述单向活门连通内腔进行分层蓄热;本发明根据养殖的鱼类不同,将各层水池从上到下设计成不同的水温要求,通过太阳能、水源热泵、温差自循环和余热回收技术,能够实现低能耗立体养殖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立体养殖技术,特别的,涉及一种能够自适应调节水温的立体养殖场。
背景技术
最为常见的淡水鱼类为四大家鱼(鲫、鲤、鲢、鳙),比如草鱼属鲤科,喜居水体中下层和近岸水草处,为典型草食及趋冷性鱼类(适温10-22℃)。黄鳝属合鳃科、黄鳝亚科,生活于稻田、河溪、池塘、河渠、湖泊等淤泥质水底层,为变温性鱼类(适温10-32℃)。娃娃鱼亦称大鲵,属有尾目、隐鳃鲵科,喜冷凉,常生活于山区水流湍急、水质清凉的石缝、岩洞或溪、河中(适温10-22℃)。
热带鱼属高温鱼类,它们多数可在18-32度的水温内生存。一些高温鱼类要求水温在25-28度,比如神仙鱼的合适水温是24-28度,当水温在20-24度时,仅能维持生命,水温底于20度时,它会濒临死亡。一些低温鱼类要求水温在22-25度左右,比如孔雀鱼的最适宜温度是20-24度。热带鱼在水温低于18度时,绝大多数品种的生命活动会受到威胁,只有极少数品种可耐18度以下的水温,因此可以说,控制养殖池水温度是养殖渔业的重要环节。
室内养殖技术目前基本是利用养殖单一鱼类、水温要求一致的水池,现有的水产养殖场则是根据单一养殖池的温度要求,通过保温大棚或以其他主动方式,如利用太阳能、电能、燃气、热泵技术和锅炉等能源向养殖池输送热量或者向水池外排放余热,维持养殖水池的温度。这种方法的能源消耗往往比较大,余热、余冷直接向环境排放,不利于环境保护和能源梯级综合利用。因此,需要一种能够解决上述问题的立体养殖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自适应调节水温的立体养殖场,使用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所述立体养殖场,包括太阳能集热器、水源热泵系统、多个蓄热水箱、多个水池、多个温度传感器和系统控制元件。其中,水源热泵系统包括冷凝器和蒸发器,系统控制元件包括单向活门和电磁阀。
所述立体养殖场从上至下分为多层。在每一层均设置蓄热水箱和水池,同一层的蓄热水箱和水池通过换热盘管相连,在所述换热盘管内设置有循环泵。各个蓄热水箱能够与同层水池的蓄水进行热交换,当需要水循环时,根据水池与水箱的温差,开启水池与水箱之间的电磁阀,通过循环泵利用水箱内的换热盘管进行换热,以保持水池的温度。
各层蓄热水箱之间由下而上通过所述单向活门连通内腔进行分层蓄热。
在立体养殖场中,设置有一根总进水管路。所述总进水管路包括多根分支进水管路,每根分支进水管路分别与一层水池相连,所述分支进水管路的数量等于水池的个数。各层水池之间由上至下通过排水管路依次连通内腔。除最上层的水池以外,每层水池内腔均设有换热盘管与排水管路相连。最下层的水池设有一根伸出水池外的排水管路,以将水从水池中排出。在所述水池进水和排水管路上均安装有电磁阀作为控制水池进出水的开关;
安装在立体养殖场顶层的太阳能集热器与所述水源热泵系统的冷凝器相连,所述冷凝器与最下层的水箱相连,所述水源热泵系统的蒸发器与最下层的水池相连,用于从所述最下层的水池吸收热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未经浙江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1873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