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陶瓷纤维坩埚自动成型机在审
申请号: | 201410419710.8 | 申请日: | 2014-08-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914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10 |
发明(设计)人: | 王德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门峡凯特耐火纤维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8B1/52 | 分类号: | B28B1/52;B28B13/06 |
代理公司: | 无 | 代理人: | 无 |
地址: | 472000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陶瓷纤维 坩埚 自动 成型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热工制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陶瓷纤维坩埚自动成型机。
背景技术
硅酸铝纤维是一种轻型耐高温材料,它广泛用于热工及热工制造行业。其 制品各种各样,其中异型制品更是种类繁多,五花八门。我们现有生产的纤维 坩埚,就有十多个品种,国内纤维需求量在100-150万支,而目前都是纯手工 制作的。陶瓷纤维坩埚,主要用在精密铸造行业,而我们的精密铸造用坩埚主 要是从英国、法国、美国及俄罗斯进口的。据客户反映,英国的陶瓷纤维制品 整齐度很高,极有可能使用了自动化设备。为提高效率及产品质量,我们提出 研制坩埚自动成型机。
现有的陶瓷纤维坩埚的生产,主要基于原真空吸滤成型的工艺设备。人工 每次成型一个,需反复浸入,然后用模具定型,再敲打震动脱模,这个过程约1 分钟,而且主要靠经验来保证吸滤的厚度和密度,掌握不好,会前功尽弃,降 低效率。由于劳动强度方面原因,每个人只能连续工作三个小时。因人而异, 每个人每三个小时可制作110-130个。
现有工艺存在缺点:一是工人劳动强度大;二是产品稳定性较差;三是生 产效率较低。
鉴于以上工艺及制作过程,为提高效率,保证产品的质量和降低工人劳动 强度,我们发明了陶瓷纤维坩埚自动成型机。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的陶瓷纤维坩埚自动成型机,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陶瓷纤维坩埚自动成型机,模铸气缸(1)通过螺栓固定在支架(6) 两侧升降架(10)上;脱模气缸(5)及成型模具(2)通过联接件固定在模铸 气缸(1)的下端;管路(9)设置有真空阀(4),管路(9)联接在成型模具(2) 上部,脱模气缸(5)下部;成型槽(3)设置在机械底部;浇铸传感器(7)及 脱模传感器(8)分别通过螺栓固定在支架(6)上部。
本发明提供的陶瓷纤维坩埚自动成型机,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提供的陶瓷纤维坩埚自动成型机,增加了模铸气缸,因此,模具 进出成型槽得到自动控制;增加了脱模气缸,因此,产品的脱模不需要人工敲 打,从而减轻了劳动强度。
2、本发明提供的陶瓷纤维坩埚自动成型机,增加了真空控制结构,因此, 产品的吸滤时间得到控制,从而提高了产品的稳定性;
3、本发明提供的陶瓷纤维坩埚自动成型机,带2个模具,因此,产品生产 效率得到提高。
附图说明
图1为陶瓷纤维坩埚自动成型机结构示意图
1-模铸气缸,2-成型模具,3-成型槽,4-真空阀,5-脱模气缸,6- 支架,7-浇铸传感器,8-脱模传感器,9-管路,10-升降架。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的陶瓷纤维坩埚自动成型机,模铸气缸(1)通过 螺栓固定在支架(6)两侧升降架(10)上;脱模气缸(5)及成型模具(2)通 过联接件固定在模铸气缸(1)的下端;管路(9)设置有真空阀(4),管路(9) 联接在成型模具(2)上部,脱模气缸(5)下部;成型槽(3)设置在机械底部; 浇铸传感器(7)及脱模传感器(8)分别通过螺栓固定在支架(6)上部。
本发明提供的陶瓷纤维坩埚自动成型机,工作流程如下:
1.图1所示,通过浇注传感器(7),使模铸气缸(1)下降,将成型模具(2) 降至成型槽(3)中。
2.当模铸气缸(1)处于底部时,打开真空阀(4),启动浇铸程序,开始浇 铸。
3.浇铸结束后,关闭真空阀(4),重新升起模铸气缸(1)。
4.经过脱模传感器(8),启动脱模程序。
5.脱模结束,停止振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门峡凯特耐火纤维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三门峡凯特耐火纤维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1971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轻质墙板成型机输送装置
- 下一篇:铁刨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