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蓝藻基脲酶抑制剂缓释体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419959.9 | 申请日: | 2014-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935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10 |
发明(设计)人: | 李时银;梅婷;周建伟;刘子方;沈彬;彭云;王国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C05G3/08 | 分类号: | C05G3/08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32207 | 代理人: | 蒋海军 |
地址: | 21002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蓝藻 脲酶 抑制剂 缓释体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土壤肥料高效利用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土壤脲酶抑制剂缓释体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蓝藻是世界各国湖泊中分布广、规模大和持续时间长的水华藻类之一。我国由水体环境富营养化引起的蓝藻水华问题也日趋严重,不仅大型淡水湖泊如滇池、太湖、巢湖每年夏秋季都会爆发蓝藻水华,华东、华中、西南、华南等地许多中小型湖泊、供水性水库、观赏娱乐性湖泊也相继发生了不同程度的蓝藻水华。蓝藻高效吸收和消纳水体中大量的氮磷及有机污染物,直接将其打捞移出水面是去除水体氮磷等营养元素、降低水体富营养化程度保护水体生态环境最直接、最安全、最有效的应急和治理方法。仅以我国大型淡水湖泊为例,据统计,巢湖水华暴发总蓝藻量(干重)可达50-70万吨,滇池中每年可用于资源化的蓝藻量(干重)约为5000吨,太湖打捞蓝藻量(干重)在2008年已超过2800吨,如此巨大的蓝藻生物量收获后如何处置或利用,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蓝藻资源化利用多应用于生物质能源(产沼气、产酸、生物柴油、煤浆或焦炭、微生物燃料电池等)、生物肥料、微生物培养原料、提取生物活性物质。但这些应用均存在前处理成本高、蓝藻脱水脱毒难、资源化利用率低等问题。
由于氮素肥料在全球的大量使用,使用过程中氮素的大量流失,导致地表水体富营养化海洋赤潮、蓝藻水华频发等严重水体污染问题,同时,全球气温升高也与氮肥大量施用后产生的氧化氮类气体有直接关系。为了缓解大气污染、土壤硝酸盐污染和氮流失问题,世界各国的科技工作者正在研制控制释放肥料、新型生物肥料、有机复合肥料,以提高氮素利用率,许多硝化抑制剂和脲酶抑制剂加入肥料并施入土壤中,以提高氮肥利用率。目前,国际上研究较多的是生物技术法,即应用生物抑制剂(脲酶抑制剂、硝化抑制剂、氨稳定剂等)来改良常规肥料。常见的生物抑制有很多种,其中脲酶抑制剂有:氢醌、苯基汞化醋酸盐、硫酸铜、邻-苯基磷酰二胺(PPD)、儿茶酚、正丁基硫代磷酰三胺(NBPT)等,这些硝化抑制剂和脲酶抑制剂是化学试剂,进入土壤后不可避免存在诸多缺点:价格昂贵、高残留污染、毒副作用大、迁移受环境介质pH影响大、易流失、半衰期短、有效抑制时间短。因此,急需寻找稳定的生物抑制剂。将现有的硝化抑制剂和脲酶抑制剂做成缓释材料,提高其在土壤中的滞留时间,降低流失率,可大大延长抑制时间,同时避免了硝化抑制剂和脲酶抑制剂农业生产应用过程中的二次污染问题,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办法。
经检索:关于生物抑制剂稳定化研发方面,目前多侧重于与尿素、有机肥、微量元素进行混合,并高分子材料(环糊精、γ-聚谷氨酸、脲醛树脂、腐殖酸等)、重金属(铜盐、锌盐等)络合包裹、稳定,上述稳定方法的材料来源不广泛,硝化抑制剂和脲酶抑制剂需要与缓释肥料配合制备和使用,处理和制备过程较复杂,硝化抑制甚至会带来二次污染问题。而采用蓝藻作为常规脲酶抑制剂缓释载体,并制备具有缓释性能的脲酶抑制剂缓释体,该产品原材料易得,不需将脲酶抑制剂配合肥料使用,就能保障缓释时间长、环境介质pH影响小、污染水体小,能达到废物资源化目的,所得产品可根据需要情况酌情增减,其相关研究或应用还鲜有报道。
发明内容
1.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针对目前生物抑制剂稳定的原料来源不广和生产工序复杂,并且造成二次污染等不足,提供了一种蓝藻基脲酶抑制剂缓释体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方便、可靠、高效,不需将脲酶抑制剂配合肥料使用,就能保障缓释时间长、环境介质pH影响小、污染水体小,并且能够达到蓝藻的废物资源化目的。
2.技术方案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蓝藻基脲酶抑制剂缓释体的制备方法,其步骤为:
(1)制备铁Ⅲ改性蓝藻吸附剂;
(2)使用步骤(1)得到的铁Ⅲ改性蓝藻吸附剂,吸附脲酶抑制剂,所述的脲酶抑制剂为正丁基硫代磷酰三胺,形成含脲酶抑制剂1.1~2.0%的蓝藻基脲酶抑制剂缓释体。
优选地,所述的步骤(1)中,制备铁Ⅲ改性蓝藻吸附剂的具体过程为:在含蓝藻泥2~4g/L的溶液中,边搅拌边滴加等体积0.1~0.2mol/L的铁Ⅲ盐溶液,在50~70℃温度下,搅拌反应2~4h后,静置,弃去上清液,沉淀用去离子水洗涤3次后,过滤,减压干燥,形成铁Ⅲ改性蓝藻吸附剂。
优选地,所述的步骤(1)制备铁Ⅲ改性蓝藻吸附剂的过程中,使用的铁Ⅲ盐溶液为硝酸铁、硫酸铁或氯化铁溶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师范大学;,未经南京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1995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