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仿水黾水上运动机器人有效
申请号: | 201410421821.2 | 申请日: | 2014-08-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76223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2-08 |
发明(设计)人: | 闫继宏;王涛;张新彬;赵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63H19/00 | 分类号: | B63H19/00;B63B38/00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23109 | 代理人: | 牟永林 |
地址: | 150001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仿水黾 水上运动 机器人 | ||
1.一种仿水黾水上运动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结构对称的机架(1)、沿机架(1)中心线对称设置的两组直流电机(2)、蜗轮齿轮减速组(3)、销轴(4)、凸轮组(5)、主动腿(6)、弹簧(7)和支撑腿(8);
蜗轮齿轮减速组(3)包括蜗杆(31)、蜗轮(32)、第一齿轮(33)、第二齿轮(34)、第三齿轮(35)、第四齿轮(36)和第五齿轮(37),销轴(4)包括第一转轴(41)、第二转轴(42)、第三转轴(43)、第四转轴(44)、第五转轴(45)、第六转轴(46)、支撑轴(47)、转轴(48)和连接轴(49),凸轮组(5)包括第一凸轮底座(51)、转动体(52)和凸轮顶盖(53),主动腿(6)包括凸轮连接杆(61)、耳形连接件(62)、主动腿杆(63)和主动腿足部(64),支撑腿(8)包括第一支撑腿杆(81)、第一支撑腿足部(82)、第二支撑腿杆(83)和第二支撑腿足部(84);
直流电机(2)设于机架(1)的电机安装孔(11)内,蜗杆(31)与直流电机(2)的输出轴连接,蜗轮(32)、第一齿轮(33)、第二齿轮(34)、第三齿轮(35)、第四齿轮(36)和第五齿轮(37)之间相互啮合且分别穿过第一转轴(41)、第二转轴(42)、第三转轴(43)、第四转轴(44)、第五转轴(45)和第六转轴(46),第一转轴(41)、第二转轴(42)、第三转轴(43)、第四转轴(44)、第五转轴(45)和第六转轴(46)的两端分别设于机架(1)的轴套(12)内,转轴(48)依次穿过转动体(52)与凸轮连接杆(61)上开设的连接孔,转轴(48)、凸轮连接杆(61)与转动体(52)构成竖直方向摆动的转动副,凸轮底座(51)、转动体(52)和凸轮顶盖(53)从下到上依次装配在机架(1)上部,第五齿轮(37)与凸轮底座(51)上对应分别开有(4)个光孔,连接轴(49)穿过光孔将第五齿轮(37)与凸轮底座(51)连接,转动体(52)与凸轮底座(51)间隙配合,凸轮顶盖(53)与凸轮底座(51)键形配合,凸轮底座(51)上开有槽体(521),凸轮连接杆(61)上端伸入槽体(521)内,下端通过耳形连接件(62)与主动腿杆(63)相连,主动腿杆(63)与主动腿足部(64)粘结,弹簧(7)一端与耳形连接件(62)连接,另一端与机架(1)上弹簧连接孔(15)连接,第一支撑腿杆(81)上端插入并粘结在机架(1)的第一支撑腿安装孔(16)内,下端与第一支撑腿足部(82)粘结,第二支撑腿杆(83)上端插入并粘结在机架(1)的第二支撑腿安装孔(111)内,下端与第二支撑腿足部(84)粘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仿水黾水上运动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凸轮底座(51)上部设有依次连接的第一凹槽(511)、第一凸起(512)、第二凹槽(513)、第二凸起(514)和曲面(515),凹槽(511)到凸轮底座(51)底端的距离大于凹槽(512)到凸轮底座(51)底端的距离,凸起(512)到凸轮底座(51)底端的距离小于凸起(514)到凸轮底座(51)底端的距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仿水黾水上运动机器人,其特征在于,蜗轮齿轮减速组(3)为6级减速,减速比为5140:1,蜗轮齿轮模数为0.2mm~0.3mm,蜗轮(32)、第一齿轮(33)、第二齿轮(34)、第三齿轮(35)和第四齿轮(36)均为塔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仿水黾水上运动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凸轮连接杆(61)为一端带孔结构,凸轮连接杆(61)与凸轮底座(51)及转轴(48)构成转动副;耳形连接件(62)为通孔结构,其连接凸轮连接杆(61)及主动推杆(63),耳形连接件(62)的侧面为用于与弹簧(7)连接的耳形开孔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仿水黾水上运动机器人,其特征在于,销轴(4)为碳纤维杆材质,直径为0.5~1.5mm,主动腿足部(64)、第一支撑腿足部(82)和第二支撑腿足部(84)的材料为经月桂酸化学修饰后的超疏水性泡沫镍,接触角为16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未经哈尔滨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21821.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连续变倾角的飞行器升力产生装置
- 下一篇:漂浮物打捞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