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免疫磁珠及其在检测玉米赤霉烯酮中的应用无效
申请号: | 201410422038.8 | 申请日: | 2013-03-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035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10 |
发明(设计)人: | 迈克尔·艾伦·马库斯;赫里希凯什·V·潘沙瓦格;沙希谢卡·P·阿迪加;卡姆·臣·恩格 | 申请(专利权)人: | 伊斯曼柯达公司 |
主分类号: | B41J2/115 | 分类号: | B41J2/115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朱胜;陈炜 |
地址: | 美国***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免疫 及其 检测 玉米 赤霉烯酮 中的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总体上涉及数控打印系统的领域,具体地,涉及液体流断裂成其中部分静电偏转的液滴的连续打印系统。
背景技术
由于例如喷墨打印的非冲击、低噪音特性、对普通纸张的使用以及避免调色剂转印和显影,喷墨打印已被认为是数控电子打印领域中的突出竞争者。可以按技术将喷墨打印机制分类为按需喷墨式(DOD)或者连续喷墨式(CIJ)。
第一种技术“按需”喷墨式打印通过使用加压致动器(热致动器、压电致动器等)来提供对记录表面进行冲击的墨滴。一种通常实施的按需喷墨技术使用热致动以从喷嘴喷射墨滴。位于喷嘴处或附近的加热器将墨水充分加热到沸腾,从而形成产生足够的内部压力以喷射墨滴的蒸汽泡。这种形式的喷墨通常被称为“热喷墨(TIJ)”。
第二种技术通常被称为“连续”喷墨(CIJ)打印,其使用加压的墨水源来通过迫使墨水在压力的作用下通过喷嘴以产生墨水的连续液体喷射流。可以以可预测的方式使得液体射流断裂成墨滴的方式来扰动(perturb)墨水流。打印通过选择性偏转以及捕集不期望的墨滴而发生。已开发了用于选择性地使液滴偏转的各种方法,包括使用静电偏转、空气偏转以及热偏转机制。
关于任何类型的喷墨打印机(无论是按需喷墨还是连续喷墨)的一个已知的问题涉及点定位的精确性。如在喷墨打印领域中众所周知的那样,通常期望将一个或多个液滴定位在接收器上的像素区域(像素)内,这些像素区域对应于例如包括数字图像的信息的像素。通常,这些像素区域包括接收器上的具有正方形或矩形的真实或者假定阵列,并且意图将打印液滴定位在每个像素内的期望位置,例如对于简单打印方案而言定位在每个像素区域的中心,或者替选地,定位在每个像素区域内的多个精确位置以实现半调色(half-toning)。如果液滴的定位不正确和/或不能控制液滴的定位以在每个像素区域内实现期望的定位,则图像伪像可能发生,尤其是在相邻的像素区域上重复从期望位置的相似类型的偏离的情况下。
在第一种基于静电偏转的CIJ方法中,以某些方式扰动液体喷射流,从而使得该液体喷射流在距喷嘴标称恒定的距离(即,断裂长度)处断裂成大小均匀的液滴。充电电极结构位于在标称恒定的断裂位置处,以在断裂时在液滴上感生与输入图像数据相关的电荷量。然后,带电荷液滴被引导通过使每个微滴偏转取决于其荷质比的量的固定静电场区域。在断裂点处建立的电荷水平使得液滴行进至记录介质上的特定位置或者行进至用于进行收集和再循环的回收槽(gutter),该回收槽通常被称为捕集器(catcher)。该方法在1971年7月27日发布的美国专利第3,596,275号中由R.Sweet公开,在下文中将该专利称为Sweet'275。由Sweet'275公开的CIJ设备包括单射流(即单液滴)生成液体室和单喷嘴结构。使用这种方法的多射流CIJ打印头版本也是由Sweet等人在1968年3月12日发布的美国专利第3,373,437号中公开的,该专利在下文中称为Sweet'437。Sweet'437公开了具有公共液滴生成器室的CIJ打印头,该公共液滴生成器室与每一个具有自身的充电电极的一行(线性阵列)液滴发射喷嘴连通。这种方法要求每个喷嘴均具有其自身的充电电极,其中向各个电极中的每个电极提供取决于要打印的图像数据的电波形。
关于这些传统CIJ打印机的一个已知问题是打印液滴上的电荷的变化,该变化是由来自在射流断裂附近的邻近带电荷液滴的与图像数据相关的静电场以及来自与邻近射流相关联的相邻电极的静电场引起的。这些与输入图像数据相关的变化被称为静电串扰(electrostatic crosstalk)。Katerberg在美国专利第4,613,871号中公开了一种通过在来自同一射流的相邻打印液滴之间提供防护回收槽液滴来减少来自邻近的带电荷液滴的串扰相互作用的方法。然而,来自邻近电极的静电串扰限制了相邻电极之间的最小间距,因此限制了所打印图像的分辨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伊斯曼柯达公司;,未经伊斯曼柯达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2203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标准机CCD设置方法-酶标孔法
- 下一篇:肺癌生物标记及其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