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硅树脂包覆的球形陶粒石油支撑剂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422367.2 | 申请日: | 2014-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684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02 |
发明(设计)人: | 王霆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霆 |
主分类号: | C09K8/80 | 分类号: | C09K8/8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9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硅树脂 球形 陶粒 石油 支撑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化学领域,特别涉及油气田领域中使用的压裂支撑剂,具有促进油气透过、阻止水通过的高传输效率,提高油井的油气采收率和延长油井的有效寿命。
背景技术
在油气田勘探开发过程中,尤其对低渗油气田的勘探开发和老油气井的改造中,加入石油压裂支撑剂已经成为增产与提高油气采收率的主要手段之一。所述石油支撑剂通过高压液体注入油气层,使油气裂缝在高压液体作用下发生涨裂,在加压停止后支撑剂留在裂缝中保持裂缝不会塌陷,成为油气引出的传输通道,有效地提高油井的油气产量。目前国内外压裂工艺所用的支撑剂主要有天然石英砂、烧结陶粒微球、有机树脂覆膜支撑剂等三类。
1.天然石英砂
材料来源广,成本低,早期被大量使用。但石英砂球型度差,密度大,导流能力差,抗破碎能力较低。主要在浅层、低闭合压力油气井的压裂作业应用,不适用于闭合压力高的深井;
2.采用铝钒土高温烧结的陶粒微球支撑剂
其优点是球度好、耐腐蚀、耐高温,耐高压等性能,是目前油气田所采用最多的支撑剂。中国制造的陶粒支撑剂占据整个世界油气开采中很大的市场。这种陶粒是把铝矾土在1300℃以上的高温烧结而成,缺点是制造工艺能耗大,憎水性差,对油气和水的分离度不够好;密度大,体密度在3附近,导流能力差,在泵的传送时易出现与传输液分层和堵塞油路。
3.有机聚合物树脂薄膜覆盖的支撑剂
在石英砂、坚果壳骨架、陶粒等支撑体的表面,涂覆一层热塑性或热固性树脂,如酚醛树脂、环氧树脂、呋喃树脂、丙烯酸树脂、醇酸树脂以及这些树脂的组合物等,可有效地改进这些支撑剂表面对油气的水、油分离能力差的缺点,是目前研究和应用的主方向。石英砂、坚果壳的形状不规则,导流能力较差;所有的这些高聚物的耐高温性差,一般在250℃以下会出现软化、粘结、热分解甚至剥离脱落,堵塞油气路,和可能对地下水和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不能满足高压深油气井开采的要求。
详细说明
针对目前油气支撑剂技术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硅树脂键合包覆陶粒石油支撑剂,体密度可达到1.2~1.5;支撑剂的表面光滑,圆球度达到95%以上;具有优越的耐水性和油气、水的分离能力;支撑剂的强度高,抗破碎能力强,在闭合压力80Mpa下破碎率小于5%,长期导流效果好;化学稳定性很好,耐高温可到500℃以上,不与压裂液和油气发生任何化学反应,不污染环境和地下水源。
本发明中包覆球形陶粒的硅树脂,为有机硅化合物中的硅原子侧链带有烷基、芳烃基的疏水、亲油性基团,同时带有甲氧基、乙氧基、丙氧基、丁氧基,以及氨基、羟基、环氧基、烯基等活性取代烷基团,能与陶粒表明硅羟基以化学键结合,化学稳定性好,具有耐高温500℃以上,不与压裂液和油气发生任何化学反应,不分解,不脱落;使该支撑剂实现了对油气和水的高分离能力和长期导流能力。详细叙述如下。
1)硅树脂包覆球形陶粒石油支撑剂的制备方法,是将不同类型的烷氧基硅烷和陶粒,在醇和甲苯溶剂中,在缓慢搅拌下加入催化剂的水溶液,按不同温阶程序从30~110℃缓慢升温,使不同硅氧烷单体相继发生水解、缩聚、酯交换、高分子结构熟化重整、高温固化等不同反应,在旋转蒸发器中除去溶剂,最终得到硅树脂包覆的微球型陶粒,再于高温200-250℃交联固化,即得到硅树脂键合包覆的陶粒石油支撑剂,其结构示意式如下所示:
其中R1为甲基,
R2为甲基、苯基、烯丙基、环氧烷基、胺丙氧基、烷氧基等的组合物;
m为15~30的整数,聚合物分子量在1500~2500范围之内。
2)支撑剂的具体制备工艺条件:取体积比10份甲基三甲氧硅烷,0.1~0.5份二甲基二甲氧基硅烷,1~3份丁醇;1~3份甲苯,在缓慢搅拌下滴加5~10份0.1~1.0%的盐酸水溶液,在30~50℃缓慢加热1~2小时,然后升温到65~75℃回流保持1~2小时;再升温到80~110℃回流并保持1~2小时,再加入质量50~200份陶粒,用六甲基二硅胺烷或甲醇钠调整体系酸度到pH5~6,减压蒸发除去溶剂至干,得微球体样品;最后在微球体样品中加入1~5%的560甲醇溶液固化剂,在220~250℃交联固化,冷却,过筛,即得到硅树脂包覆微球形陶粒石油支撑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霆,未经王霆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2236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