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涤纶锦纶复合丝的复合纺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410423975.5 | 申请日: | 2014-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95657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03 |
发明(设计)人: | 张国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家港新丝纬化纤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D5/30 | 分类号: | D01D5/30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维益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32211 | 代理人: | 王涵江 |
地址: | 215600 江苏省苏州市张***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涤纶 锦纶 复合 组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涤纶锦纶复合丝的复合纺组件。
背景技术
传统的复合丝在纺丝的过程中,由于无法对构成复合丝的两种原料进行分配控制,致使集成出来的复合丝经常容易出现断丝、飘丝的现象发生,成品复合丝的质量相对比较低下。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涤纶锦纶复合丝的复合纺组件,解决传统复合纺组件在纺丝过程中不能复合丝原料进行分配的缺陷。
为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涤纶锦纶复合丝的复合纺组件,包括组件壳体,在所述的组件壳体内由下至上依次设置有喷丝板、分配板、导流板、上过流板、砂腔以及组件压盖,组件压盖经压紧环设置在组件壳体的上端;所述的组件压盖上设置有涤纶进料孔和锦纶进料孔,所述的砂腔上形成有独立的涤纶料腔和锦纶料腔,涤纶料腔和锦纶料腔分别与上端组件压盖上的涤纶进料孔和锦纶进料孔相对应连通;组件压盖上的两进料孔分别与底部的料腔、上过流板、导流板、分配板以及喷丝板相通。
进一步的,所述的导流板包括导流板体,在导流板体上端分别设置有涤纶沉槽和锦纶沉槽,所述的涤纶沉槽和锦纶沉槽相对设置,所述的锦纶沉槽连接有第一C型环槽、第三C型环槽和第五C型环槽,所述的涤纶沉槽连接有第二C型环槽和第四C型环槽,所述的第二C型环槽设置在第一C型环槽和第三C型环槽之间,所述的第四C型环槽设置在第三C型环槽和第五C型环槽之间,在各个环槽上分别设置有若干个上下贯穿的料孔,所述的第一C型环槽、第二C型环槽、第三C型环槽、第四C型环槽、第五C型环槽在导流板体上由内向外分布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的分配板包括分配板体,在分配板体的上端面由内之外依次设置有第一分配环槽、第二分配环槽、第三分配环槽、第四分配环槽以及第五分配环槽。
所述第二分配环槽、第四分配环槽的分配孔的孔径大于第一分配环槽、第三分配环槽、第五分配环槽的分配孔的孔径。
在各分配环槽内均布有若干个上下贯穿的分配孔;在分配板体的底部设置有混料环槽,混料环槽经各分配孔与上端的5个分配环槽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的喷丝板包括喷丝板体,所述的喷丝板体上端分布有内外两圈喷丝环区,在喷丝环区上周向均布有若干个喷丝孔。
进一步的,在涤纶进料孔和锦纶进料孔的开口处均设置有用于提高密封性的进料口垫圈。
进一步的,在涤纶料腔和锦纶料腔的上端开设均设置有单层滤网和密封垫。
进一步的,在涤纶料腔和锦纶料腔的底端出口处分别设置有多层滤网。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采用本实用的复合纺组件可以将制造复合丝的两种涤纶原料和锦纶原料经导流板和分配板实现原料分配,从而使制造出来的复合丝质量更好,避免出现成品复合丝断丝以及飘丝的现象。
附图说明
图1是复合纺组件的主剖视图;
图2是复合纺组件的侧剖视图;
图3是图2中A出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导流板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B-B向剖视图;
图6是图4中C-C向剖视图;
图7是分配板的示意图;
图8是图7中D-D向剖视图;
图9是喷丝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9中E-E向的剖视图;
其中,1、组件壳体,2、组件压盖,21、涤纶进料孔,22、锦纶进料孔,23、进料口垫圈,3、压紧环,4、砂腔,41、料腔,42、单层滤网,43、多层滤网,44、密封垫,5、上过流板,6、导流板,60、导流板体,61、第一C型环槽,62、第二C型环槽,63、第三C型环槽,64、第四C型环槽,65、第五C型环槽,67、涤纶沉槽,68、锦纶沉槽;7、分配板,70、分配板体,71、第一分配环槽,72、第二分配环槽,73、第三分配环槽,74、第四分配环槽,75、第五分配环槽,8、喷丝板,80、喷丝板体,81、喷丝孔。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图3所示,一种涤纶锦纶复合丝的复合纺组件,包括组件壳体1,在组件壳体1内由下至上依次设置有喷丝板8、分配板7、导流板6、上过流板5、砂腔4以及组件压盖2,组件压盖2经压紧环3设置在组件壳体1的上端;组件压盖2上设置有涤纶进料孔21和锦纶进料孔22,砂腔4上形成有独立的涤纶料腔41和锦纶料腔41,涤纶料腔41和锦纶料腔41分别与上端组件压盖2上的涤纶进料孔21和锦纶进料孔22相对应连通;组件压盖2上的两进料孔分别与底部的料腔41、上过流板5、导流板6、分配板7以及喷丝板8相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家港新丝纬化纤有限公司,未经张家港新丝纬化纤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2397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碳纤维预氧化设备的空气锁
- 下一篇:醋酸纤维生产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