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厌氧自然通风一体化复合垂直流生物水处理滤池有效
申请号: | 201410425163.4 | 申请日: | 2014-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505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19 |
发明(设计)人: | 薛金凤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3/30 | 分类号: | C02F3/30 |
代理公司: | 武汉科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2 | 代理人: | 张火春 |
地址: | 430072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然通风 一体化 复合 垂直 生物 水处理 滤池 | ||
1.一种厌氧自然通风一体化复合垂直流生物水处理滤池,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行流滤池(104)和上行流滤池(105);所述的下行流滤池(104)和上行流滤池(105)底部连通,所述的下行流滤池(104)和上行流滤池(105)的上部均设有自然通风层(107),所述的下行流滤池(104)和上行流滤池(105)的下部均设有厌氧层(106);所述的自然通风层(107)填装有挂好氧硝化细菌膜的滤料;所述的厌氧层(106)填装有挂厌氧反硝化细菌膜的滤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厌氧自然通风一体化复合垂直流生物水处理滤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行流滤池(104)前有设格栅渠(101)和初沉池(10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厌氧自然通风一体化复合垂直流生物水处理滤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行流滤池(104)和上行流滤池(105)的内部均设有配水系统。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厌氧自然通风一体化复合垂直流生物水处理滤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配水系统包括布水槽(204)、布水孔(205)、过流孔(206,209,210)、溢流堰板(207)和出水槽(208)。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厌氧自然通风一体化复合垂直流生物水处理滤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配水系统中,初沉池溢流出水经过流孔(210)进入下行流滤池(104)的布水槽(204),经布水孔(205)进入下行流滤池(104),再经下行流滤池(104)底部的过流孔(206)进入上行流滤池(105),当上行流滤池(105)中的水位升至一定高度时可通过溢流堰板(207)进入出水槽(208),经过流孔(209)流出上行流滤池(10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厌氧自然通风一体化复合垂直流生物水处理滤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自然通风层(107)填装有粒径≤20mm的细硅酸盐基碎石,其填装深度为20~100cm;所述的厌氧层(106)填装有粒径≥4mm的粗硅酸盐基碎石,其填装深度为20~100cm。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厌氧自然通风一体化复合垂直流生物水处理滤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厌氧层(106)和自然通风层(107)的体积比为1:2~2:1。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厌氧自然通风一体化复合垂直流生物水处理滤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行流滤池(104)和上行流滤池(105)的顶部均设有盖板(108),所述的下行流滤池(104)和上行流滤池(105)的池壁最上部均开有通风口(109)。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厌氧自然通风一体化复合垂直流生物水处理滤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行流滤池(105)的滤料总填装深度低于下行流滤池(104)的滤料总填装深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大学,未经武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25163.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