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指纹识别装置及其电子设备、封装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425250.X | 申请日: | 2014-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8273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03 |
发明(设计)人: | 蒋芳;唐根初;刘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昌欧菲生物识别技术有限公司;南昌欧菲光科技有限公司;深圳欧菲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苏州欧菲光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9/00 | 分类号: | G06K9/00;H01L23/31;H01L21/56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38 | 代理人: | 邢雪红;乔彬 |
地址: | 330029 江西***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指纹识别 装置 及其 电子设备 封装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指纹识别领域,特别是一种指纹识别装置及其电子设备、封装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便携式终端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现在的便携式终端的功能越来越强大,且这种多样化的功能方便了用户。但是,便携式终端在为用户提供更多便利性的同时,携带了太多的私人信息,如果这种便携式终端一旦丢失或者被盗,则这些信息由于没有进行相关的保护,因此很容易泄漏出去,给用户带来不便。因此,在便携式终端上做一些保密方面的设置显得非常必要。
传统的具备触摸屏的便携式终端的保密功能无非是在便携式终端上设置如键盘锁等软件功能,并通过输入密码来实现保密;或者是在便携式终端上设置采用静电电容检测方式的指纹识别装置来扩展指纹识别的保密功能。
一般来讲,指纹识别装置包括指纹识别组件,且在该指纹识别组件之上覆盖形成有绝缘保护膜。在使用的过程中,当手指被放于绝缘保护膜的表面时,指纹的脊与指纹识别组件中的检测电极之间距离更短,指纹的谷与检测电极之间的距离更长,通过检测指纹不同位置的电容值,从而提取所谓的指纹图案。
鉴于指纹识别的过程是依赖于指纹的不平坦性,因此,绝缘保护膜的外表面,即指纹接触面,应当确保是光滑平整的,避免对指纹检测造成干扰。然而,表面光滑的绝缘保护膜对外界光线的镜面反射,容易造成眩光的效果,影响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指纹识别装置及其电子设备、封装方法,在不影响指纹识别的基础上,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眩光问题。
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指纹识别装置,其包括:指纹识别组件;和绝缘保护层,覆盖形成于指纹识别组件之上;所述的绝缘保护层包括:颜色层,其形成于所述指纹识别组件之上;和保护表层,其形成于所述颜色层之上;其中所述颜色层与所述保护表层之间的界面具有漫反射凹凸形状;该界面的粗糙度为5-10微米。
优选地,所述漫反射凹凸形状为颗粒凹凸形状或锯齿凹凸形状或波浪凹凸形状。
优选地,所述颜色层的厚度为0.005~0.02毫米。
优选地,所述保护表层的厚度为0.025~0.075毫米。
优选地,所述保护表层采用透光材质制成。
本发明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具有指纹识别功能的电子设备,其包括上述的指纹识别装置。优选的,具有指纹识别功能的电子设备(例如手机、ipad等便携式终端或门禁装置等),包括上述的指纹识别装置。更优选的,该装置可以设置在显示屏的非显示区透明盖板上或者实体HOME键上。
本发明再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指纹识别装置的封装方法,其包括:制作指纹识别组件;在指纹识别组件的表面采用喷射油墨的方式形成颜色层;在颜色层的表面上形成漫反射凹凸形状,颜色层的表面粗糙度为5-10微米;在颜色层的凹凸形状的表面之上采用刮涂的方式形成透光的保护表层。
优选地,所述漫反射凹凸形状为颗粒凹凸形状或锯齿凹凸形状或波浪凹凸形状。
优选地,采用喷砂的方法在颜色层的表面形成颗粒凹凸形状。
优选地,所述的颜色层的厚度为0.005~0.02毫米。
优选地,所述的保护表层的厚度为0.025~0.075毫米。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指纹识别装置,在绝缘保护层的颜色层与保护表层之间形成了漫反射凹凸形状,该凹凸界面对入射光线漫反射,从而实现哑光的效果;因此,在保证了指纹识别不受影响的基础之上,解决了覆盖于指纹识别组件之上的绝缘保护层的眩光问题。另外,使用者在该指纹识别装置表面触摸或滑擦时,能够获得更好的手感。
附图说明
通过参照附图详细描述其示例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特征及优点将变得更加明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用于指纹识别的电子设备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S区域的部分剖视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1中的绝缘保护层的剖面图;
图4为实施例2中指纹识别装置的部分剖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方式。然而,示例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实施方式;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使得本发明将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方式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结构,因而将省略对它们的重复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昌欧菲生物识别技术有限公司;南昌欧菲光科技有限公司;深圳欧菲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苏州欧菲光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昌欧菲生物识别技术有限公司;南昌欧菲光科技有限公司;深圳欧菲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苏州欧菲光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2525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