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效多链路数据传输实现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425834.7 | 申请日: | 2014-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022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10 |
发明(设计)人: | 孟宪伟;张在理;王倩 | 申请(专利权)人: | 浪潮(北京)电子信息产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803 | 分类号: | H04L12/803;H04L29/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信方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62 | 代理人: | 王丹;李丹 |
地址: | 100085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 路数 据传 实现 方法 | ||
1.一种高效多链路数据传输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网络连接的建立、传输过程中的失效切换和传输过程中的负载均衡;
所述网络连接的建立包括,建立多条链路,同时支持传输控制协议/网际协议TCP/IP和光纤通道FC协议,对于多次建立的TCP/IP和FC网络连接进行统一管理;
所述传输过程中的失效切换包括:当某个所述网络连接断开时,此网络连接被置为非激活inactive状态,当有数据传输的请求时,通过其它处于激活active状态的网络连接进行收发数据;对于所述inactive状态的连接,定时进行重新创建连接操作,如果成功,则重新将所述网络连接置为所述active状态;
所述传输过程中的负载均衡包括:对于每个所述网络连接,记录上次发送数据的时间点和数据量,计算最近所述网络连接的发送速率;当某个网络连接链路发送速率超过阈值时,下一次发送请求将会避开所述网络连接链路,根据预定的负载均衡策略,选择另一条网络连接链路进行数据发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将所述网络连接进行模块化,将所有的所述网络连接都封装在一个连接connection结构体中,对外只提供创建、删除连接以及传送、接收数据四个接口,其中所述创建、删除连接又在内部分别对应TCP/IP和FC协议两个流程。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连接的建立还包括:在超时时间内两端同时发起连接请求,创建一个TCP/IP和/或FC连接,不限定服务端或客户端关系;并采用随机算法进行所述connect和accept操作间的轮询,避免两端同时进行连接connect和接受accept操作。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连接的建立还包括:所述connection结构体中包含两个链表成员,分别对应TCP/IP连接和FC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网络连接的建立之后,将创建好的TCP/IP连接,加入TCP/IP连接链表中;将创建好的FC连接,加入FC连接链表中。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过程中的失效切换和所述传输过程中的负载均衡过程还包括:所述Connection结构体中只存在一个任务队列,即发送队列,所有所述网络连接只对应该唯一的一个发送队列。
7.如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过程中的失效切换和所述传输过程中的负载均衡还包括:传输过程中的失效切换和负载均衡过程中利用TCP/IP和FC两个链路中的任意一个进行收发,并利用跨协议传输收发两个连续发送请求。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过程中的负载均衡还包括:跨协议的负载均衡。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定的负载均衡策略是指:参数超过阈值时,采用静态负载均衡;未超过所述阈值时,采用动态负载均衡;
所述静态负载均衡,是指始终将数据发向第一个链接,直到达到所述阈值为止,然后再按顺序采用下一个链接;
所述动态负载均衡,是指数据发送初始阶段就循环利用链表中的各链路,当单一链路达到所述阈值时,网络总体负荷也趋向于饱和。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过程中的失效切换采用跨协议发送和/或所述传输过程中的负载均衡采用跨协议负载均衡时,需要额外设置协议链路的属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浪潮(北京)电子信息产业有限公司;,未经浪潮(北京)电子信息产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25834.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