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子纸显示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410425965.5 | 申请日: | 2014-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782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27 |
发明(设计)人: | 阎淑萍;张书豪;黄霈霖 | 申请(专利权)人: | 元太科技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67 | 分类号: | G02F1/167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誉威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9 | 代理人: | 王正茂;丛芳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竹***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子 显示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显示装置,且特别涉及一种电子纸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在现今各式消费性电子产品的市场中,可携式电子装置已广泛地应用电子纸显示装置作为显示屏幕,例如电子书。电子纸显示装置的电子墨水层主要是由电泳液以及掺于电泳液中的白色、黑色粒子所构成。通过施加电压于显示介质层,可以驱动白色、黑色粒子移动,以使各个像素分别显示黑色、白色或灰阶。由于电子纸显示装置是利用入射光线照射电子墨水层,来达成显示画的目的,因此不需背光源,可节省电力消耗。入射光线可以为太阳光或室内环境光。
近年来,消费者对于电子产品外观的要求已越来越高,因此设置于电子纸显示装置上的边框宽度也越来越窄。裸露于边框内的电子纸显示装置的区域可称为显示区。如此一来,电子纸显示装置的显示区至玻璃基板边缘间的线路需大幅减少,导致显示区外的电子墨水层无法由人员控制。
然而,在制作电子纸显示装置的过程中,测试电子纸显示装置是否正常是相当重要的,尤其是电子墨水层。当电子纸显示装置的显示区显示画面时,显示区至玻璃基板边缘间的区域因缺乏线路,使得此区域的电子墨水层会因无法控制而显示错误或产生杂讯,增加技术人员在判断上的困难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子纸显示装置,从而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
本发明的一个技术方面为一种电子纸显示装置。
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一种电子纸显示装置包含基板、保护片、电子墨水层、第一电极层与第二电极层。电子墨水层位于基板与保护片之间。电子墨水层具有显示区与外围区,且显示区由外围区环绕。第一电极层位于电子墨水层与基板之间,且第一电极层与显示区的位置对应。第二电极层位于电子墨水层与基板之间,且第二电极层与外围区的位置对应。
在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中,上述电子纸显示装置还包含金属层与绝缘层。金属层位于基板上。绝缘层位于金属层与第二电极层之间。
在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中,上述绝缘层包含第一绝缘层、第二绝缘层与平坦层。第一绝缘层位于金属层上。第二绝缘层位于第一绝缘层上。平坦层位于第二绝缘层上。
在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中,上述第二电极层位于平坦层上。
在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中,上述平坦层的材质包含光阻。
在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中,上述第一绝缘层与第二绝缘层的材质包含氮化硅。
在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中,上述电子纸显示装置更包含软性电路板。软性电路板电性连接第一电极层与第二电极层。
在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中,上述电子墨水层包含多个微胶囊,且部分该些微胶囊位于保护片与第二电极层之间。
在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中,上述保护片与第二电极层之间的微胶囊位于电子墨水层的外围区。
在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中,上述部分微胶囊位于保护片与第一电极层之间。
在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中,上述在保护片与第一电极层之间的微胶囊位于电子墨水层的显示区。
在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中,上述第一电极层与第二电极层相距一段距离。
在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中,上述保护片的材质包含塑胶。
在本发明上述实施方式中,由于电子纸显示装置具有第二电极层,且第二电极层与电子墨水层的外围区的位置对应,因此当第二电极层由外部信号控制时,可驱动第二电极层上方的电子墨水层。如此一来,位于保护片与第一电极层之间的电子墨水层与位于保护片与第二电极层之间的电子墨水层均可显示画面。也就是说,技术人员可利用第一电极层与第二电极层一同驱动整个电子墨水层,来判断电子纸显示装置是否正常,作为出货的依据,因此能提升产品竞争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的电子纸显示装置的俯视图。
图2为第1图的电子纸显示装置沿线段2-2的剖面图。
图3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的电子纸显示装置连接测试板测试时的示意图。
图4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的电子纸显示装置连接测试板测试时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以附图公开本发明的多个实施方式,为明确说明起见,许多具体的细节将在以下叙述中一并说明。然而,应了解到,这些具体的细节不应用来限制本发明。也就是说,在本发明部分实施方式中,这些具体的细节是非必要的。此外,为简化附图起见,一些公知惯用的结构与元件在附图中将以简单示意的方式表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元太科技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元太科技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2596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