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医用折瓶器在审
申请号: | 201410427692.8 | 申请日: | 2014-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9277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10 |
发明(设计)人: | 陈新中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新中 |
主分类号: | B67B7/92 | 分类号: | B67B7/92 |
代理公司: | 无 | 代理人: | 无 |
地址: | 224100 江苏省盐城市大***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医用 折瓶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一种医用器材,尤其涉及一种医用折瓶器。
背景技术
在医院打针或输液的时需要使用到玻璃针剂,在打开玻璃针剂的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缺点:
1、以前我们用一块小的磨石划刻针剂玻璃凹处,当用右手掰折玻璃时,很容易划破医务人员的手指,造成对医务人员的伤害,甚至引起破伤风,药物中毒等事故。
2、以前用一块小磨石划刻针剂玻璃凹处,由于磨石较小,医务人员手指的着力面较小,也就是说不便于医务人员手指着力。长期以往,使医务人员的大拇指和食指易产生手茧,缺乏人性化、人文化。
3、以前直接用手掰折玻璃,当遇到大的玻璃瓶针剂时,医务人员需要用很大的力,且不易折断。到底要用多大的力度才能掰折掉,医务人员无法估计,心理上产生一定的恐惧感,害怕力用大了可能碰伤手指,甚至捏碎玻璃,力用小了,又总觉得掰不断。总是几经尝试,产生一定的犹豫感,进而产生恐惧心理,这样对医务人员的心理造成一定的心理压力,在这一点上也缺少人性化。
4、以前在磨石使用过后,由于磨石体积小,容易丢失,寻找不易。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操作方便的医用折瓶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医用折瓶器,包括:塑料本体,在所述塑料本体的中部设置有折瓿孔,在所述塑料本体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滑槽,在所述滑槽内从内向外依次设置有磨石、安装块和按钮,所述磨石的一端伸入折瓿孔内与安瓿瓶相互配合,所述磨石的另一端镶嵌在安装块一端的卡槽内,在所述安装块的另一端设置有弹簧槽,在所述弹簧槽内设置有与其相互配合的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一端与安装块相抵,所述复位弹簧的另一端与按钮相抵,在所述安装块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内挡块,在所述按钮的两侧设置有外挡块,所述按钮的外侧伸出塑料本体外与手指相互配合。
本发明的优点是:上述医用折瓶器,结构新颖,操作方便,在划刻针剂玻璃凹处时,增大了手的受力面积,只要使用少量的力,具有人性化;在使用医用折玻器掰断玻璃时,只需使用很少的力气就可以掰断玻璃,不会产生原先用手直接掰断玻璃的犹豫及恐惧感;医用折玻器中的磨石直接卡设在橡胶垫的卡槽中,不易丢失和脱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医用折瓶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医用折瓶器中磨石与安装块相互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塑料本体,2、折瓿孔,3、滑槽,4、磨石,5、安装块,6、按钮,7、卡槽,8、弹簧槽,9、复位弹簧,10、内挡块,11、外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详细描述一下本发明的具体内容。
如图1、图2所示,医用折瓶器,包括:塑料本体1,在所述塑料本体1的中部设置有折瓿孔2,在所述塑料本体1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滑槽3,在所述滑槽3内从内向外依次设置有磨石4、安装块5和按钮6,所述磨石4的一端伸入折瓿孔2内与安瓿瓶相互配合,所述磨石5的另一端镶嵌在安装块5一端的卡槽7内,在所述安装块5的另一端设置有弹簧槽8,在所述弹簧槽8内设置有与其相互配合的复位弹簧9,所述复位弹簧9的一端与安装块5相抵,所述复位弹簧9的另一端与按钮6相抵,在所述安装块5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内挡块10,在所述按钮6的两侧设置有外挡块11,所述按钮6的外侧伸出塑料本体1外与手指相互配合。
上述医用折瓶器使用时,用手掌握住塑料本体1,将安瓿瓶的头部插入折瓿孔2内,磨石4受力推动安装块5向塑料本体1的外侧运动,安装块5通过复位弹簧9推动按钮6伸出塑料本体1外直至外挡块11与塑料本体1的外端相抵;此时,用手指按动按钮6,按钮6推动复位弹簧9向塑料本体1的内侧运动,复位弹簧9推动安装块5运动,从而推动磨石4夹紧安瓿瓶的头部,内档块10与塑料本体1的内端相抵,磨石4卡住安瓿瓶的玻璃凹处,来回旋转塑料本体1,让磨石与安瓿瓶的玻璃凹处来回摩擦,摩擦过后可以轻松掰断安瓿瓶的头部。
上述医用折瓶器,在划刻针剂玻璃凹处时,增大了手的受力面积,只要使用少量的力,具有人性化;在使用医用折玻器掰断玻璃时,只需使用很少的力气就可以掰断玻璃,不会产生原先用手直接掰断玻璃的犹豫及恐惧感;医用折玻器中的磨石直接卡设在橡胶垫的卡槽中,不易丢失和脱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新中;,未经陈新中;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2769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循环使用的石墨烯
- 下一篇:塔式起重机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