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换热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10428901.0 | 申请日: | 2014-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66254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31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三花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D9/00 | 分类号: | F28D9/00;F28F9/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0018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换热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板式换热器,包括相互间隔层叠设置的若干个第一流通板和若干个第二流通板,各第一流通板和第二流通板之间形成有相互间隔设置的第一流通通道和第二流通通道,所述换热器还包括第一外接管、第二外接管、第三外接管、以及第四外接管,换热器中还形成有至少一个阻尼结构,第一外接管、第二外接管、第三外接管和第四外接管中的至少其中一个通过阻尼结构与第一流通通道或第二流通通道连通,阻尼结构的通流面积小于与所述阻尼结构相连通的外接管主体部分的通流面积。本发明提供的换热器,可以抑制由于流体的进口管段较长带来的制冷剂气、液分层现象,提高流体在板式换热器芯体内部各个制冷剂通道中的分配均匀度,从而提高板换的换热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热交换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换热器。
背景技术
板式换热器被定义为传热元件由流通板片组成的换热器,流通板片是其核心部件,常见的翅片类型有:人字形波纹、水平平直波纹、球形波纹、斜波纹和竖直波纹等。为了增强板式换热器的换热效果,人们对其流通板片结构进行了不断的研发和改进。
相比于传统的换热器,板式换热器的结构十分紧凑;多用铝合金材料制造,十分轻巧;同时由于流通板片的高导热性,使得板式换热器具有很高的效率。因此,板式换热器的适应性很强,可以用于各种流体之间的换热以及发生集态变化的相变换热;通过流道的布置和组合能够适应逆流、错流、多股流和多程流等不同的换热工况;通过单元间串联、并联、串并联的组合可以满足大型设备的换热需要。
目前,板式换热器被广泛应用于空分设备、石油化工、制冷及低温领域、汽车和航空工业等领域。
随着对换热器使用要求的不断提高,板式换热器的换热性能也需要进一步增强。这就要求我们对板式换热器进行结构上的优化,以得到加工合格率更高、生产成本更低、换热性能更强的板式换热器。
由于板式换热器的外接管路直接与板式换热器的内部流道连通,外部流体直接流入到板式换热器内部的分配流道中,当低温低压的气、液两相流体从外接管路进入到板式换热器的分配流道中时,流体的流速会降低,流动状态也会随之发生改变。在分配流道中,流体的气、液分层现象加剧,这样进入到各个板片间的流道中的流体有些气体多,有些液体多,进而降低其在各个流道中的分配均匀度,使得该板式换热器的换热性能降低。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防止流体的气、液分层加剧,提高流体在各个流道中的分配均匀度的板式换热器是当下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换热器,能够有效的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换热器,包括相互间隔层叠设置的若干个第一流通板和若干个第二流通板,各第一流通板和第二流通板之间形成有相互间隔设置的第一流通通道和第二流通通道,所述第一流通板和第二流通板上分别设置有四个角孔,各角孔层叠形成四个分配通道,分别为第一分配通道、第二分配通道、第三分配通道和第四分配通道,四个所述分配通道中的任意两个为所述第一流通通的一部分,另外两个为所述第二流通通道的一部分,所述换热器还包括与所述第一分配通道连通的第一外接管、与所述第二分配通道连通的第二外接管、与所述第三分配通道连通的第三外接管、以及与所述第四分配通道连通的第四外接管,所述换热器中还形成有至少一个阻尼结构,所述第一外接管、第二外接管、第三外接管和第四外接管中的至少其中一个通过所述阻尼结构与所述第一流通通道或第二流通通道连通,所述阻尼结构的通流面积小于与所述阻尼结构相连通的外接管主体部分的通流面积。
所述阻尼结构为流通通道,所述流通通道的形状为圆形、椭圆形、方形、三角形中的其中一种或多种,所述阻尼结构的当量内径的取值范围为1.5mm~5.5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三花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三花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2890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