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口罩无效
申请号: | 201410430651.4 | 申请日: | 2014-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900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10 |
发明(设计)人: | 周小申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得迪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2B7/10 | 分类号: | A62B7/10;A62B9/06 |
代理公司: | 无 | 代理人: | 无 |
地址: | 215151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口罩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口罩,特别涉及一种用于预防PM2.5的口罩。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口罩通常由棉纱材料制成,对于粒径100微米左右的悬浮颗粒具有一定过滤效果。随着现代社会环境污染的加重,空气中粉尘数量成为重要的污染源。
粉尘可以根据许多特征进行分类,在大气污染控制中,根据大气中粉尘微粒的大小可分为:
1、飘尘,系指大气中粒径小于10μm的固体微粒,它能较长期地在大气中漂浮,有时也称为浮游粉尘。也被称为可吸入颗粒物,英文缩写为PM10。
2、降尘,系指大气中粒径大于10μm的固体微粒,在重力作用下,它可在较短的时间内沉降到地面。
3、总悬浮微粒,系指大气中粒径小于100μm的所有固体微粒。也被称为总悬浮颗粒物,英文缩写为TSP。
传统的口罩在使用时,灰尘、雾霾会从口罩和人脸的间隙进入。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密封性较好的口罩。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口罩,包括用于过滤的口罩主体、与口罩主体连接用于钩挂于耳部的钩挂件,所述口罩还设有用于增强口罩密封性的密封件。
可替代的,所述密封件的主要成分为水凝胶。
可替代的,所述密封件设置于口罩主体朝向人体的内侧面。
可替代的,:所述密封件设置于口罩主体的边缘。
可替代的,所述密封件呈环形封闭状。
可替代的,所述密封件的形状大致呈长方形或椭圆形。
可替代的,所述密封件包括对应鼻部的叉状部、对应脸部的第一延展部和对应颔部的第二延展部。
可替代的,所述密封件涂布于口罩主体。
可替代的,所述密封件轴对称分布。
可替代的,所述密封件对折贴合包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密封件可以防止灰尘、雾霾从口罩和人脸的间隙进入,提高了口罩的使用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口罩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口罩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一种口罩100,包括用于过滤的口罩主体11、与口罩主体11连接用于钩挂于耳部的钩挂件12。
口罩主体11包括用于过滤粒径大于5微米粉尘的防尘层1、与防尘层1缝缀的抗菌层2、用于过滤小于10微米粒径粉尘的过滤层3和与抗菌层2缝缀并且贴合人体皮肤的贴合层4。
防尘层1用于过滤粒径大于5微米粉尘。防尘层1主要由棉布制成。棉布可以有效阻止空气中的粉尘等大颗粒吸入体内,起到宏观保护的作用。而且防尘层1对粉尘进行初步过滤可以提高过滤层3的针对性,提高过滤层3的有效性。本发明对防尘层1进行了进一步的改善,防尘层1由至少两层孔隙大小不同的棉布重叠缝缀在一起,这样粉尘通过防尘层1时,必须通过重叠在一起的棉布的孔隙,延长了粉尘通过防尘层1的路径长度,从而提高了过滤效果。
抗菌层2,用于防止微生物滋生产生刺激性气味。抗菌层2主要由具有吸湿、透气并具有杀菌的竹炭或汉麻纤维制成。进一步的,为了提高杀菌效果,抗菌层2设有杀菌用的纯银纤维网。银质纤维网表面游离出银离子。银的化学结构决定了银具有较高的催化能力,高氧化态银的还原势极高,足以使其周围空间产生原子氧。原子氧具有强氧化性可以灭菌,Ag+可以强烈地吸引细菌体中蛋白酶上的巯基(-SH),迅速与其结合在一起,使蛋白酶丧失活性,导致细菌死亡。当细菌被Ag+杀后,Ag+又由细菌尸体中游离出来,再与其它菌落接触,周而复始地进行上述过程,这也是银杀菌持久性的原因。据测定,水中含Ag+为0.01mg/1时,就能完全杀死水中的大杆菌,能保持长达90天内不繁衍出新的菌丛。
贴合层4用于贴合人体脸部的皮肤。本发明中提供的贴合层4主要由玉米丝绸面料构成。玉米丝绸面料柔软舒适,甲醛含量为零,并且具有抑菌、滋养皮肤、吸湿透气的功能。当然,其他植物纤维也是可以的。
过滤层3用于吸附小于10微米粒径的粉尘。同时过滤层3主要由海藻纤维组成。海藻纤维对空气中PM2.5中重金属、甲醛吸附效果显著。过滤层3还可以掺入竹炭纤维。竹炭纤维对苯、甲苯、氨等有害物质和粉尘有超强吸附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得迪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得迪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3065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增氧功能的腔式口罩
- 下一篇:一种原位固化组织工程支架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