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光谱压缩的超光谱成像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410431363.0 | 申请日: | 2014-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161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8 |
发明(设计)人: | 李欢;贺金平;周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空间机电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J3/28 | 分类号: | G01J3/28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天科技专利中心 11009 | 代理人: | 安丽 |
地址: | 100076 北京市丰***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光谱 压缩 成像 系统 | ||
1.一种光谱压缩的超光谱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布置的望远系统(1)、掩膜(2)、光谱成像系统(3)、线阵探测器组件(4)、以及信号处理模块(5),其中,光谱成像系统(3)为色散型分光系统,包括会聚系统(3-1)、色散系统(3-2)、楔形棱镜(3-3)以及成像系统(3-4),并且楔形棱镜(3-3)与色散系统(3-2)放置的色散方向互相垂直;
望远系统(1)位于整个超光谱成像系统的最前端,将来自地面物体的光束会聚在其后焦平面上;
掩膜(2)位于望远系统(1)的后焦平面上,对来自望远系统(1)的光束进行调制,对通过望远系统(1)的地面物体信息进行0和1的混叠编码,使部分光束通过,部分光束遮挡,实现对地面物体的稀疏采样;
光谱成像系统(3)的前焦平面与望远系统(1)的后焦平面重合,对通过所述掩膜(2)的光束进行光谱细分和光谱交错混叠,并成像在线阵探测器组件(4)上;通过掩膜(2)的光束经过光谱成像系统的会聚系统(3-1)会聚后,成为平行光束,入射到色散系统(3-2)上,经色散分光获取地面物体的光谱信息后进入楔形棱镜(3-3),实现光谱交错、混叠,然后进入成像系统(3-4),获取地面物体混叠后的光谱信息,并成像到线阵探测器组件(4)上,使得单个地面像元目标的光谱信息经光谱成像系统被压缩到线阵探测器的单个像元中,实现景物光谱维的多个像素点与一个探测器像元的对应;
线阵探测器组件(4)位于光谱成像系统的焦面上,接收来自光谱成像系统(3)的入射光信号并将其转化为数字信号;
信号处理模块(5)对从线阵探测器组件(4)获得的数字信号进行处理,通过特征解耦的方法将被遮挡的光束的空间信息和光谱信息恢复出来,以获得全部地面物体的光谱信息和空间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谱压缩的超光谱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对于长焦距小视场,望远系统(1)采用折射式结构,对于长焦距中等视场,望远系统(1)采用折反射式结构,对于中等焦距或短焦距,中等视场或大视场,望远系统(1)采用反射式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谱压缩的超光谱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会聚系统(3-1)和成像系统(3-4)均可采用折射式、反射式或折反射式结构,所述色散系统(3-2)可采用棱镜或光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谱压缩的超光谱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掩膜(2)的数字微镜阵列的编码形式可采用均匀冗余阵列或修正的均匀冗余阵列。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谱压缩的超光谱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线阵探测器组件(4)包括线阵探测器及相关控制电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空间机电研究所,未经北京空间机电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31363.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