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臀软椅有效
申请号: | 201410431530.1 | 申请日: | 2014-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7276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03 |
发明(设计)人: | 吴志康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凯帝家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C1/026 | 分类号: | A47C1/026;A47C7/02;A47C7/00;A47C9/00 |
代理公司: | 杭州丰禾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14 | 代理人: | 柯奇君 |
地址: | 313105 浙江省湖州市长***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软椅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家居用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提臀软椅。
背景技术
人们在日常工作、生活中极少会运用到臀部肌肉,于是大部分人的臀部线条会随着年龄的增大而逐渐松垮。针对于臀部松垮的问题,可以通过锻炼和健身进行预防;但是,现代人的工作繁忙且生活节奏过快,下班以及周末都没有精力再进行锻炼和健身,因而需要在日常休闲中对于臀部进行塑形。而软椅作为家居休闲座椅,日常休闲时被运用的最为频繁,但是现有软椅只是采用现有座椅的骨架并在骨架外侧包覆比较厚的填充芯体,并没有太多结构上的改进,也不具有提臀功能。
因此,市场上急需一款具有提臀功能的软椅。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但具有提臀功能的软椅。
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提臀软椅,包括外侧的一体式外套,以及包覆在一体式外套内的椅座本体和椅背本体;
所述椅座本体包括椅座骨架和椅座填充芯体;椅座骨架包括U型座杆和两根椅座侧杆;U型座杆的U形开口朝后,椅座侧杆呈开口朝下的圆弧形,椅座侧杆的两端部均连接固定在U型座杆的U形臂上;两根椅座侧杆倾斜状相背设置,两根椅座侧杆沿U型座杆的中心处左右对称;两根椅座侧杆上端部之间的距离大于下端部之间的距离,后端部之间的距离大于前端部之间的距离;所述椅座填充芯体包括包覆在U型座杆外侧的乘坐部,以及包覆在椅座侧杆外侧的提臀部;两侧的提臀部高于中部的乘坐部,提臀部与乘坐部一体连接构成;
所述椅背本体包括U形背杆,以及包覆在U形背杆外侧的椅背填充芯体;所述U形背杆的U形开口与U型座杆的U形开口大小相匹配,U形背杆的两自由端通过角度调节器分别铰接在U形座杆的两自由端上,两个角度调节器之间设置有联杆,且联杆的两端部分别固定两侧的角度调节器上;
所述角度调节器包括第一连接体和第二连接体,第一连接体通过销轴a与第二连接体相互铰接;第一连接体包括用于套接在U形座杆的自由端上的第一套接部以及与第一套接部一体连接的第一卡接部;第一卡接部上通过销轴b铰接有棘爪,棘爪上设有用于用于放置扭簧的扭簧槽,扭簧槽内设置有扭簧,扭簧的中部套设在销轴b上,扭簧的两自由端部分别卡在第一套接部的内端部上;
第二连接体包括用于套接在U形背杆自由端上的第二套接部以及与第二套接部一体连接的第二卡接部;第二卡接部上设有与其连为一体的挡块和多个单向轮齿,多个单向轮齿沿第二卡接部的内端部边缘规则设置,且相互之间构成轮齿面,棘爪的内端部与单向轮齿所构成的轮齿面相抵构成棘轮定位机构;第二卡接部上沿销轴a还同轴设置有定位片,所述定位片包括外侧弧面直径大于轮齿面的复位部以及外侧弧面直径小于轮齿面的定位部,定位部上设有定位开口,挡块处于定位开口内;当定位片沿销轴a转动时,复位部与棘爪相抵、转动配合,定位开口与挡块转动配合。
本发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软椅的椅座骨架包括了U形座杆和两侧的椅座侧杆,两侧的椅座侧杆倾斜状相背而设;椅座填充芯体的乘坐部包覆在U形座杆外侧,提臀部包覆在椅座侧杆外侧。乘坐时,人体的裆部对应乘坐部,由于两侧的提臀部高于中部的乘坐部,因此两侧提臀部对于人体臀部向内挤压、收拢,并且由于椅座填充芯体整体提升了软椅的柔软度和舒适性,因此该软椅长期乘坐也不会疲劳,而长期乘坐该软椅具有塑形、提臀的功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骨架示意图一。
图3为本发明的骨架示意图二。
图4为角度调节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案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3所示一种提臀软椅,包括外侧的一体式外套1,以及包覆在一体式外套1内的椅座本体和椅背本体。
椅座本体包括椅座骨架和椅座填充芯体21,椅座骨架包括U型座杆22和两根椅座侧杆23。U型座杆22的U形开口朝后,椅座侧杆23呈开口朝下的圆弧形,椅座侧杆23的两端部均连接固定在U型座杆22的U形臂上。所述两根椅座侧杆23倾斜状相背设置,两根椅座侧杆23沿U型座杆22的中心处左右对称。所述两根椅座侧杆23上端部之间的距离大于下端部之间的距离,后端部之间的距离大于前端部之间的距离。所述椅座填充芯体21包括包覆在U型座杆22外侧的乘坐部21a,以及包覆在椅座侧杆23外侧的提臀部21b。两侧的提臀部21b高于中部的乘坐部21a,提臀部21b与乘坐部21a一体连接构成,且连接处为弧面过渡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凯帝家具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凯帝家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3153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