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混合载波调制MIMO系统的数据收发方法与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10431695.9 | 申请日: | 2014-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022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10 |
发明(设计)人: | 何世文;吴波;王海明;黄永明;张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中兴微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7/32 | 分类号: | H04L27/32;H04L1/06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李玉平 |
地址: | 2111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混合 载波 调制 mimo 系统 数据 收发 方法 装置 | ||
1.一种混合单载波调制和OFDM载波调制MIMO系统的数据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1)产生MIMO发送装置各个发送链路上的采样率为X的单载波发送序列;
(A2)将各个发送链路上的单载波发送符号序列进行升降采样处理形成采样率为Y的单载波发送序列;
(A3)产生MIMO发送装置各个发送链路上的采样率为Y的OFDM载波发送序列;
(A4)各个发送链路上将步骤(A2)和(A3)的发送序列合成,再进行数模转换,通过射频模块发送;
所述步骤(A1)中单载波发送序列包括同步训练字段、信道估计训练字段和SIG-A字段;
所述步骤(A3)中的OFDM载波发送序列包括用于估计OFDM-MIMO发送的等效信道的长训练字段和数据字段,在多用户模式下在长训练字段与数据字段之间还包括SIG-B字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单载波调制和OFDM载波调制MIMO系统的数据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1)产生MIMO发送装置各个发送链路上的采样率为X的单载波发送序列的具体步骤包括:
(A11)生成MIMO发送装置的第iTX条发送链路上的同步训练字段和信道估计训练字段iTX=1,…,NTX,NTX表示发射天线数;
(A12)生成SIG-A字段,对SIG-A进行基本基带信号处理之后,再进行循环移位分集CSD运算将SIG-A映射到各发送链路,在各发送链路上分别对CSD之后的SIG-A进行成块和插入保护间隔操作合并在链路的信道估计训练字段之后,得到序列iTX=1,…,NTX。
所述步骤(A2)将各个发送链路上的单载波发送符号序列进行升降采样处理形成采样率为Y的发送序列的具体步骤包括:
(A21)对步骤(A12)产生的采用脉冲成形多相滤波器进行升采样和脉冲成型操作,得到采样率为Z的序列Z=[X,Y],[X,Y]表示X和Y的最小公倍数,iTX=1,…,NTX;
(A22)对步骤(A21)所得的进行Z/Y倍降采样处理,得到采样率为Y的单载波发送序列iTX=1,…,NTX。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单载波调制和OFDM载波调制MIMO系统的数据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3)产生MIMO发送装置各个发送链路上的采样率为Y的OFDM载波发送序列的具体步骤包括:
(A31)生成用于估计OFDM-MIMO发送的等效信道的长训练字段,长训练字段经过空间映射操作送到各个发射链路,在各个发射链路上分别对长训练字段做快速逆傅里叶变换IFFT和插入保护间隔操作形成各个链路上的发送序列iTX=1,…,NTX;
(A32)判断是单用户模式还是多用户模式,如果是单用户模块执行步骤(A33),否则执行步骤(A34)和步骤(A35);
(A33)生成数据字段,对数据字段进行基本基带信号处理、循环移位和空间映射,得到各个发射链路上的发送数据,在各个发射链路上分别对发送数据做IFFT和插入保护间隔操作形成各个链路上的发送序列iTX=1,…,NTX;
(A34)生成各用户的SIG-B字段,分别对各用户的SIG-B字段进行基本基带信号处理之后、再进行CSD运算将SIG-B映射到该用户的空时流,将所有用户的空时流经过空间映射送到各个发送链路,在各个发送链路上分别对SIG-B做IFFT和插入保护间隔操作形成各个链路上的发送序列iTX=1,…,NTX;
(A35)生成各用户的数据字段,分别对各用户的数据字段进行基本基带信号处理和循环移位之后,组合各用户生成的空时流,经过空间映射得到各个发射链路上的发送数据,在各个发射链路上分别对发送数据做IFFT和插入保护间隔操作形成各个链路上的发送序列iTX=1,…,NTX。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中兴微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中兴微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31695.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