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RFID的公交车动态到站时间预测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410431773.5 | 申请日: | 2014-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405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24 |
发明(设计)人: | 董红召;吕志鹏;陈宁;郝伟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8G1/01 | 分类号: | G08G1/01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正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1 | 代理人: | 王兵;黄美娟 |
地址: | 310014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rfid 公交车 动态 到站 时间 预测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公交车管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通过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无线射频)技术采集公交车运行状态信息,预测公交车动态到站时间的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交通拥堵问题也日益严峻。公交车是一种有效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的方法,但由于我国公交车到站准点率低,乘客出行时间无法得到保证,严重影响公交车的出行分担率。
公交线路相邻站点的行程时间(如无特殊说明,以下所提到的行程时间均指相邻站点的行程时间),受天气条件、不同时段的道路拥堵程度、突发状况等因素影响较大;到站停靠时间主要受上下车人数等因素影响;因此公交车的实际到站时间随行程时间和停靠时间变化。乘客通过电子站牌或手机APP(Application)等方式,从到站时刻表中获取公交车的期望到站时间,但与实际到站时间的一致性差,导致乘客放弃选择公交车出行方式,降低了公交车的出行分担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公交车管理方法的准点率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RFID的公交车动态到站时间预测方法。通过站点RFID阅读器与车载电子标签交互,采集到站时间和离站时间,分析平均行程时间和平均停靠时间,从而预测公交车的实际到站时间,提高准点率。
本发明方法包括站点主动式RFID阅读器,车载被动式电子标签(以下简称电子标签),接收并进行信息处理的信息处理服务器(以下简称服务器)。阅读器激活读写范围内电子标签,读取标签内储存的信息。特别地,电子标签内包含公交线路和公交车班次的唯一识别码。
基于RFID的公交车动态到站时间预测方法包括以下:
1.建立平均行程时间、平均停靠时间、发车时间为约束条件,准点率为优化目标的动态到站时间预测方法(以下简称预测方法);
2.如图2所示,站点RFID阅读器与进入、离开阅读范围的车载电子标签交互,先后采集公交车的到站时间和离站时间。
2.1,j班次公交车在站点i的实际到站时间:
服务器接收到站点i阅读器发送的电子标签信息,识别其中的公交车班次编号j,用服务器第一次接收到信息的时间代表实际到站时间
2.2,j班次公交车在站点i的离站时间:
设置阅读器以0.5s的时间间隔扫描电子标签。服务器等待1.5s后,未再次接收到j班次公交车的电子标签信息,判定公交车离站。用得到离站判定结果的时间代表离站时间
3.服务器统计采集到的信息,输入到所建预测方法中,获得预测的公交车到站时间。
4.设置更新周期,每经过一个周期T=15min,更新输入的采集信息和预测的公交车到站时间,通过电子站牌或手机APP向乘客提供到站时间查询。
其中平均行程时间、平均停靠时间、发车时间为约束条件,准点率为优化目标的预测方法包括:
1.1根据采集的到站时间和离站时间,计算在周期T内平均行程时间:
其中表示在周期T内,公交车从站点(i-1)到站点i的平均行程时间;j表示周期T内从站点(i-1)到达站点i的公交车班次编号;n1表示周期T内从站点(i-1)到达站点i的公交车数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工业大学,未经浙江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3177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