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吸尘黑板擦有效
申请号: | 201410431822.5 | 申请日: | 2014-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495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19 |
发明(设计)人: | 张晓东;钟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B43L21/02 | 分类号: | B43L21/02;B43L21/00 |
代理公司: | 无 | 代理人: | 无 |
地址: | 2410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吸尘 黑板擦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黑板擦,尤其涉及一种能够吸收粉笔灰的黑板擦。
背景技术
黑板擦一直作为教学用具之一,被广泛用于教学当中,充当擦粉笔字的角色。普通黑板擦在擦黑板时,会扬起粉尘,造成空气污染。并且这些粉尘容易被人吸入,给人造成身体伤害。
如今已有许多可以吸收粉笔灰的黑板擦陆续的被设计出来。例如:1.授权公告号为:CN 202080012 U的实用新型名称是《吸尘黑板擦》的实用新型专利,以及申请公布号为:CN 101758713 A的发明专利名称为:《防尘黑板擦》都是采用电机带动风扇转动将粉笔灰吸进收尘盒,并且收尘盒的灰尘可以倒出 2.授权公告号为:CN 202106768 U的实用新型名称是《吸尘黑板擦》的实用新型专利,同样采用电机带动风扇吸灰,只是固灰方面采用喷水的方法将粉笔灰粘在盒盖内。3. 授权公告号为:CN 202593110 U的实用新型名称是《绿色无尘黑板擦》的实用新型专利以及申请公布号为:CN 101722776 A的发明专利名称为:《自动吸尘黑板擦》,都是采用滚轮与黑板摩擦滚动的方式,将动力传递给风扇,风扇转动将灰尘吸进过滤袋储存。
虽然这些设计在吸灰以及储灰方面作了很大的改进,但是仍有一些明显的不足。例如:用电机作为驱动装置会造成黑板擦的成本高,同时粉笔灰会降低电动机的使用寿命;擦布与板擦是一个整体,当擦布长时间使用失去擦粉笔字的作用时,会造成整个黑板擦失效的浪费;已有的滚轮的设计安装位置不便于黑板擦擦黑板边缘位置,并且现在已有的滚轮驱动风扇转动的板擦的滚轮不能来回滚动时都对风扇做功,所以必须设置多个滚轮并且配合棘轮与棘爪使用,这样会造成制造工艺繁杂,消耗更多资源,并且工作时产生比较大的噪音;用过滤袋作为储灰装置,需要频繁更换不能实现循环利用,不环保并且造成资源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纯机械,无电机辅助的具有擦洁黑板、自动吸尘等功能的吸尘黑板擦。其技术方案如下所述。
一种吸尘黑板擦,包括吸尘室(2)、毛毡擦体(3)、储尘室(1)三部分,
所述吸尘室(2)包括吸尘室外壳(25)、矩形透孔(21)、吸尘孔(6)、四个契合结构B(4B)、吸尘部分(28),所述矩形透孔(21)开在吸尘室外壳(25)底面的中间位置,所述吸尘孔(6)开在吸尘室外壳(25)底面四周,所述契合结构(4)两两一组被加工在吸尘室外壳(25)前后外表面的上端位置,所述吸尘部分(28)位于吸尘室外壳(25)内部,所述吸尘部分包括橡胶滚轮(7)、轴(23)、两个橡胶摩擦轮(15)、两个固定杆(11)、两个传动杆(19)、两个蜗轮(13)、两个蜗杆(14)、两个皮带轮(17)、两个风扇(12)、两个轴承(18)、一条传动皮带(16),所述橡胶滚轮(7)与轴(23)固联成一个整体,所述轴(23)安装在橡胶滚轮(7)的中心轴线处,所述两个橡胶摩擦轮(15)分别与两个传动杆(19)相连接,所述两个传动杆(19)分别安装在左右各一个的固定杆(11)上,所述两个固定杆(11)的中间位置都加工有滑槽(20),当橡胶滚轮(7)中心轴线处的轴(23)处于滑槽(20)的中间位置处时,轴(23)与滑槽(20)左右两端的间隙长度一致即L2=L2,并且轴(23)与滑槽(20)两端的间隙长度(L2)等于此时位置下橡胶滚轮(7)与前后两个橡胶摩擦轮(15)之间的距离L1,即L2=L1,当橡胶滚轮(7)与黑板面摩擦而滚动时,橡胶滚轮(7)能与其中一个橡胶摩擦轮(15)摩擦而带动橡胶摩擦轮(15)转动,固定杆(11)被固定在吸尘室外壳(25)的内表面上,橡胶滚轮(7)与轴(23)组成的整体通过滑槽(20)被安装在两个固定杆(11)上,所述两个蜗杆(14)分别安装在两个传动杆(19)远离橡胶摩擦轮(15)一端,所述两个蜗轮(13)分别与两个蜗杆(14)啮合,所述两个轴承(18)都安装在吸尘室外壳(25)内部,一个在左边另一个在右边,并且都能作定轴转动,每一个轴承(18)上都安装固定一个皮带轮(17)、一个蜗轮(13)、一个风扇(12),安装在两个轴承(18)上的皮带轮(17)、蜗轮(13)、风扇(12)都具有皮带轮(17)在上、蜗轮(13)在中间、风扇(12)在下面的位置关系,每一个轴承(18)上的皮带轮(17)、蜗轮(13)、风扇(12)相互之间不阻碍运动,所述两个蜗杆(14)上的螺纹旋向一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工程大学,未经安徽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3182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组合式拧具
- 下一篇:一种免酒精润版液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