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竹荪培养基及其配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432050.7 | 申请日: | 2014-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934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10 |
发明(设计)人: | 徐伟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伟明 |
主分类号: | C05G1/00 | 分类号: | C05G1/00;C05F17/00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赵瑾 |
地址: | 5168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竹荪 培养基 及其 配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用菌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竹荪培养基。
背景技术
竹荪是寄生在枯竹根部的一种隐花菌类,形状略似网状干白蛇皮,它有深绿色的菌帽,雪白色的圆柱状的菌柄,粉红色的蛋形菌托,在菌柄顶端有一围细致洁白的网状裙从菌盖向下铺开,整个菌体显得十分俊美、色彩鲜艳稀有珍贵,竹荪营养丰富,香味浓郁,滋味鲜美,自古就列为“草八珍”之一。
竹荪的自身具备的营养都是通过自身的生长合成作用,有选择地从培养基中汲取,培养基的营养成分配比,直接影响竹荪的营养成分。传统的竹荪人工繁殖,直接利用大量沤烂的竹叶,或者将竹荪的菌种散在竹林的腐烂的有机质上,菌种生长参差不齐,不便于统一采摘,竹荪因为部分营养元素缺乏,影响生长个头,延长生长周期,降低产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竹荪培养基,该培养基组份易得,营养全面。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竹荪培养基,包括如下质量份数的组份:
竹屑:20-25,优选两年竹龄以上的竹鞭碎屑;
段木屑:10-20;
竹叶:10-15;
竹林腐土:10-15;
土豆:2-5;
甘蔗渣:5-10;
麦秸秆:10-15;
黄豆粉:2-5;
葡萄糖:0.3-0.5;
过磷酸钙:0.5-1;
硫酸镁:0.5-1;
硝酸铵:0.5-1;
熟石灰0.5-1。
优选的,一种竹荪培养基,包括如下质量份数的组份:两年竹龄的竹鞭碎屑15;段木屑15,竹叶10;竹林腐土15;土豆5;甘蔗渣5;麦秸秆10;黄豆粉3;葡萄糖0.3;过磷酸钙0.5;硫酸镁0.5;硝酸铵0.5,熟石灰0.5。
进一步的,所述的竹荪培养基中所述麦秸秆选用当年收获的干燥的麦秸秆,含水率小于10%,黄豆粉选用当年收获的晾干或晒干的黄豆粉碎成的粉,黄豆粉的含水量小于9%,土豆选用普通市售土豆,经过绞碎加入培养基。
进一步的,所述麦秸秆、竹叶在发酵池中用水浸泡沤制30天以上,沤制后适量晾干,含水率为25%~35%。
如上所述的一种竹荪培养基的配制方法:
1)将各种材料混合拌匀,培养料含水量应控制在70%—80%,PH值4.5—5.5;
2)装袋:把培养料装到塑料袋,采用17cm×38cm大小,厚度为0.0045cm的聚丙烯塑料袋;每袋装湿料1250g—1350g;将装完料的塑料袋套上套环,形成栽培袋;
3)灭菌冷却:
灭菌:采用常压灭菌,将栽培袋套环取下,塞上棉花,盖上防湿薄膜,再套上套环,移到灭菌位内叠放,升温至121℃,维持14小时;
冷却:灭菌后的栽培袋移到干净的冷却位冷却至28℃以下,即可接种使用。
所述培养基拍紧压实,空隙率小于10%。
本发明的实施能起到如下的有益效果:
1、本培养基包含葡萄糖、熟石灰、过磷酸钙、硫酸镁和硝酸铵等满足了竹荪生长中对微量元素的需要,让竹荪快速健康成长,各成分配比也是通过多次试验得到的较佳的范围,在节省成本和营养均衡的角度,让个营养成分提供的营养配比能满足竹荪生长的需要,同时,也不浪费材料。
2、本培养基中加入了竹叶、竹屑、甘蔗渣、麦秸秆和段木屑等天然物质,有添入竹林腐土,因为竹林腐土是大量竹叶和竹组织生物分解所得,含有丰富的有机质,这些组分的添入,给竹荪营造了一个接近天然的生长环。
3、本培养基的配料过程中,将竹叶和麦秸秆进行沤制,使得竹叶和麦秸秆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分解,营养细化,更易于被竹荪吸收利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明本发明。
一种竹荪培养基,包括如下质量份数的组份:
竹屑:20-25,优选两年竹龄以上的竹鞭碎屑;段木屑:10-20;竹叶:10-1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伟明;,未经徐伟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3205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生物有机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利用牛粪制作生物有机肥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