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秸秆生产微生物肉羊活性全加饲料的制作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410432457.X | 申请日: | 2014-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612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26 |
发明(设计)人: | 江瀚;徐建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创博生态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K1/18 | 分类号: | A23K1/18;A23K1/16;A23K1/175;A23K1/14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新律师事务所 31272 | 代理人: | 竺路玲 |
地址: | 201108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秸秆 生产 微生物 活性 饲料 制作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微生物饲料制作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利用秸秆生产微生物肉羊活性全加饲料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全加饲料亦称为完全配合饲料、全日粮配合饲料,它能直接用于饲喂饲养对象,能全面满足饲喂对象除水分外的营养需要。主要包括能量饲料、蛋白质饲料和矿物质等营养物质。
通常可根据动物种类、年龄、生产用途等划分为各种型号。此种饲料可以全面满足饲喂对象的营养需要,用户不必另外添加任何营养性饲用物质而直接饲喂动物,但必须注意选择与饲喂对象相符合的全价配合饲料。实际生产中,由于科学技术水平和生产条件的限制,许多“完全饲料”难以达到营养上的“全价”。
羊肉品质的好坏与其日粮组成成分密不可分。在养殖过程中饲料品质较差、优质饲料不足、精料饲喂量较大等现象普遍存在,肉羊在育肥过程中常出现亚急性瘤胃酸中毒、黄疸羊症等代谢性疾病,不仅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而且阻碍绿色生态肉羊养殖的进一步发展,甚至影响到安全畜产品的生产健康发展。
近年来,以饲草为主的全混合日粮(TMR)逐步成为国内外草食家畜的日粮研究的热点之一。TMR可以显著改善日粮的适口性,有效防止草食家畜的挑食,有助于维持瘤胃内环境的相对稳定及瘤胃微生物的数量和活力,使瘤胃内保持正常的消化、发酵、吸收及代谢,为反刍动物生长提供重要保证。随着养殖业的增加,日粮中对草的依赖程度增加,但是受限于草场退牧还林草量的减少,从而影响畜牧业的发展。
添加中草药预防肉羊代谢性疾病和利用厌氧菌对饲料进行发酵的方法不能有效利用农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大量秸秆、绿色生态养殖过程饲料短缺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利用秸秆生产微生物肉羊活性全加饲料的制作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秸秆利用度低,绿色生态养殖饲料短缺的问题,同时又能提高肉羊生长速度、增强肉羊抗病能力的作用。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一种利用秸秆生产微生物肉羊活性全加饲料的制作方法,包括:
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是提供一种利用秸秆生产肉羊活性全加饲料的复合发酵菌种,按菌数包括:
枯草芽孢杆菌90-95,
植物乳杆菌1-5,
啤酒酵母1-5。
上述菌种可以直接从农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购买:
枯草芽孢杆菌 (Bacillus subtilis) ACCC 10242
植物乳杆菌 (Lactobacillus plantarum) ACCC 11118
啤酒酵母 (Saccharomyces sp.) ACCC 21135
本发明第二个方面是提供一种利用秸秆生产微生物肉羊活性全加饲料的制作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1,枯草芽孢杆菌、植物乳杆菌菌和啤酒酵母按照菌种活菌菌数比例90~95:1~5:1~5混合,活菌总含量为100亿/克,制作成复合发酵菌种;
步骤2,将所述复合发酵菌种接种至玉米秸秆中进行发酵。
在本发明第二个方面的一种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步骤2的操作优选为:
按照重量配比,玉米粉15-20、豆粕粉4-5、盐0.5-1、玉米秸秆70-80、微量元素预混料0.5-2,混合得到含有玉米秸秆的混合物(发酵底物);然后将所述复合发酵菌种接种至含有玉米秸秆的混合物(发酵底物)中。
其中,更优选地,所述的发酵温度优选为30-40℃。
其中,在所述的发酵过程中,更优选为加水至含水量为35%-40%。
其中,在所述的发酵过程中,更优选的发酵底物摊平的厚度为15-20cm。
其中,上所述豆粕为豆类植物提取豆油后所剩下的副产物。
其中,所述玉米秸秆粉碎长度控制在1-4cm左右。
有益效果:通过新型瘤胃调控技术,激活瘤胃内某些微生物的生长,发挥调控瘤胃发酵功能,取代饲料中添加的抗生素,对缓解亚急性瘤胃酸具有显著功效。应用微生物高科技技术对玉米秸秆进行综合利用,解决绿色生态肉羊养殖生产过程中饲料短缺与超载畜量的实际问题。达到1)提高饲料利用率和料肉比,2)取代饲料中的抗生素和生长添加剂,3)克服亚急性瘤胃酸中毒、黄疸羊症等代谢性疾病,4)提高养殖效益,增加收入,5)提供安全绿色、生态的优质羊肉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创博生态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创博生态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3245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