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防溢壶或锅有效
申请号: | 201410432510.6 | 申请日: | 2014-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46601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3-08 |
发明(设计)人: | 吴长春;吴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长春 |
主分类号: | A47J27/21 | 分类号: | A47J27/21;A47J27/56;A47J36/06;A47J27/62 |
代理公司: | 蚌埠鼎力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34102 | 代理人: | 张建宏 |
地址: | 233000 安徽省蚌埠市禹***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溢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加热用的壶或锅,具体地说是一种防溢壶或锅。
背景技术
现有为明火加热的壶或锅没有防溢功能,通常只有鸣响报警功能,它们在煮粥、熬汤或煎药时,当被加热的汤水沸腾时,如不及时的调整火力或将壶盖或锅盖打开,则会出现溢出现象。当溢出现象没有被及时发现,而仍继续加热时,轻则会造成燃料及汤水的浪费,严重时会引发事故。现有为电加热的壶或锅的防溢功能是由温度传感器及控制电路控制加热电加热器来实现的,但这种防溢功能存在的欠缺是:在被加热的汤水沸腾时,仍然无法及时的使壶盖或锅盖打开,释放蒸汽,防止汤水溢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溢壶或锅,它在使用中,当被加热的汤水沸腾时,它的容器盖可自行打开,以防止被加热的汤水溢出,同时将加热的热源火头调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方案:防溢壶或锅,为明火加热或电加热,它具有上端敞口的容器本体、把手、及容器盖,把手与容器本体的外侧连接,容器盖与容器本体的上端口配合,容器盖与容器本体的上端边沿铰接,容器盖与容器本体铰接点的正对面设有一只摆杆,摆杆前部的两侧铰接在与容器本体外侧固定的支架上,摆杆与容器盖邻近的前端部的下方设有复位弹簧,复位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摆杆及支架抵靠,摆杆与容器盖间设有相互配合的弹性搭接机构,容器盖在关闭状态下,弹性搭接机构形成弹性搭接,容器盖在开启状态下,弹性搭接机构分离。另外,摆杆后端的上方及下方设有触动开关电路,或搭接过桥对应的搭碰触头电路,电路的两端分别与各功能电路连接,防溢壶或锅采用电加热时,各功能电路可为功率转换电路、定时电路、保温电路、报警电路等;防溢壶或锅采用明火加热时,各功能电路可为报警电路、定时报警电路。
由上述方案可见,使用本发明提供的防溢壶或锅煮粥、熬汤或煎药时,将容器盖盖好,使弹性搭接机构形成弹性搭接,即可开始进行加热,当壶或锅内的汤水沸腾时,蒸汽压力将容器盖向上顶,给容器盖一个初始动力,使弹性搭接机构的平衡状态被打破、进而分离,此时容器盖向上开启,摆杆向上翘起,复位弹簧随摆杆上翘恢复,使摆杆保持上翘状态,随后容器盖再落下时,容器盖上的搭接构件落在摆杆上的搭接构件上,容器盖与容器上端口则留出缝隙,即可防止煮沸的汤水溢出。摆杆翘起同时,接通各功能电路,电加热壶或锅功率自动减小、明火加热壶或锅报警提示将火头调小,实现熬煮防溢。
本发明结构简单、合理,防溢可靠,可适应于明火及电加热。
附图说明
图1 本发明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 图1的A向视图;
图3 本发明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4 本发明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图5 本发明实施例四的结构示意图;
图6 图5的B―B剖视图;
图7 图5的C―C剖视图;
图8 本发明实施例五的结构示意图;
图9 图8的D―D剖视图;
图10 图8的E―E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参见图1、图2
本实施例提供的防溢壶或锅为明火加热,它具有上端敞口的容器本体1、把手2、及容器盖11,把手2与容器本体1的外侧连接,容器盖11与容器本体1的上端口配合,容器盖11与容器本体1的上端边沿铰接,容器盖与容器本体铰接点的正对面设有摆杆8,摆杆8前部的两侧铰接在与容器本体外侧固定的支架上,为简化结构,利用把手2作为支架,摆杆8前部的两侧铰接在把手2上,摆杆8与容器盖邻近的前端部的下方设有复位弹簧7,复位弹簧7的两端分别与摆杆8及把手2抵靠,摆杆8与容器盖11间设有相互配合的弹性搭接机构。弹性搭接机构具有弹簧12、伸缩销9及搭接板10,摆杆8为一端敞口的空腹杆,弹簧12及伸缩销9装于摆杆8中,且弹簧12的两端分别与伸缩销9及摆杆8抵靠,伸缩销9伸出在摆杆8外的前端为凹陷的曲面,搭接板10的前端具有凸出的触压头10a,该触压头10a的表面为光滑的曲面,搭接板10固定在容器盖11上。容器盖11在关闭状态下,触压头10a与伸缩销9前端的曲面弹性搭接配合。容器盖11在开启状态下,搭接头10a与伸缩销分离。
摆杆8与容器盖远离的后端部下方设有两只触动开关4、5,各触动开关4、5装于把手2上,在把手中装有报警器3及定时报警器6,两触动开关4、5分别与报警器3及定时报警器6相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长春,未经吴长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3251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