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钛合金无缝管的精整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432739.X | 申请日: | 2014-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24974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04 |
发明(设计)人: | 江健;边华川;郭元蓉;邹友富;杨旭;黄英;曾理;张凯之 | 申请(专利权)人: | 攀钢集团成都钢钒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C37/30 | 分类号: | B21C37/30;B21D3/04;C22F1/18;C23G1/10 |
代理公司: | 成都希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26 | 代理人: | 柯海军;武森涛 |
地址: | 610303 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钛合金 无缝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钛合金无缝管的精整方法,属于钛合金无缝管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由于钛的密度低、强度高、耐腐蚀性能好,因此被广泛用于石油、化工、滨海电站和海水淡化等领域。近年来,这些领域所需的钛无缝管要求越来越高,所需管材强度提高使得管材由纯钛向钛合金发展。通常,钛合金无缝管轧制后,均需要通过矫直来使产品具有合乎规格的形状,减小其弯曲度。此外钛合金无缝管热轧或热处理后会在内外表面产生氧化层,成品钛合金无缝管要求去除该氧化层。
对钛合金无缝管内外表面氧化层的去除,通常采用喷砂+酸洗的方法,如专利101176882A,或者采用砂轮修磨+酸洗的方法,如专利101905410A。这些方法均存在钛金属损耗大的缺陷,此外,采用喷砂+酸洗方法去除氧化层的效果不均匀,将会造成有的地方的氧化层去除了,而有些地方没去除,影响产品的性能;砂轮修磨+酸洗的方法去除效果好,但钛金属损耗更大。可见,现有的去除钛合金无缝管表面氧化层的工艺存在效果不佳、钛金属损耗高等不足。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钛合金无缝管的精整方法。
本发明钛合金无缝管的精整方法,包括依次进行的如下步骤:
a、热处理:在钛合金无缝管内部塞满硅酸铝纤维后进行热处理,热处理温度为700℃~930℃,并控制热处理炉内的残氧量在3%以下;
b、一次矫直:对钛合金无缝管在500℃~600℃温度进行一次矫直,然后冷却至室温;
c、二次矫直:对钛合金无缝管室温下进行二次矫直,然后酸洗,得到钛合金无缝管。
二次矫直采用六辊矫直机,并将六辊矫直机的三个上矫直辊的中心调整在一条中心上,将六辊矫直机的三个下矫直辊的中心调整在另一条中心上,使得钛合金无缝管在进入六辊矫直机后只被三对矫直辊压扁而没有弯曲。
所述酸洗为将钛合金无缝管浸入酸洗液中3分钟以上,优选为3~5分钟。
所述酸洗液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组成:氢氟酸2.1%~4.9%,硝酸12%~26%,其余为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钛合金无缝管的精整方法,能防止或大幅减少热处理时钛合金无缝管内壁的氧化,能够对钛合金无缝管的弯曲度进行调整,并且去除钛合金无缝管表面的氧化层,简化了工艺,减少钛金属消耗,去除钛管内外表面氧化层的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钛合金无缝管的精整方法中的二次矫直步骤中使用的六辊矫直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所示:1-上矫直辊;2-下矫直辊;3-钛管。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钛合金无缝管的精整方法,包括依次进行的如下步骤:
a、热处理:在钛合金无缝管内部塞满硅酸铝纤维后进行热处理,热处理温度为700℃~930℃,并控制热处理炉内的残氧量在3%以下;
b、一次矫直:对钛合金无缝管在500℃~600℃温度进行一次矫直,然后冷却至室温;
c、二次矫直:对钛合金无缝管室温下进行二次矫直,然后酸洗,得到钛合金无缝管。
钛合金无缝管热处理温度范围为700℃~930℃,对钛合金无缝管进行热处理前,在钛合金无缝管内部塞满硅酸铝纤维,在普通空热处理炉中热处理时,通过调节热处理炉空气与燃气的比例,使炉内残氧量低于3%,以防止或大幅减少热处理时钛合金无缝管内壁的氧化。热处理出炉后利用余热进行一次矫直,这样可以节约工序,降低成本。
在500~600℃温度进行一次矫直,一次矫直其他参数按本领域常规的矫直参数调整,使钛合金无缝管弯曲度达到成品要求,同时,500~600℃的矫直可以使钛管内外表面氧化层产生裂纹;一次矫直后的钛合金无缝管冷却至常温,进行二次冷矫直,因钛合金弹性模量低,冷矫很难矫直,冷却后的钛管进行二次矫直的目的是进一步使钛管内外表面氧化层尤其是外表面氧化层产生裂纹,而非矫直,因此将六辊矫直机的三个上矫直辊的中心调整在一条中心上,并且将六辊矫直机的三个下矫直辊的中心调整在一条中心上,使得钛合金无缝管在进入六辊矫直机后只被三对矫直辊轻微压扁而没有弯曲。
将二次矫直后的钛合金无缝管浸入酸洗液中3分钟以上,优选为3~5分钟。酸洗液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组成:氢氟酸2.1%~4.9%,硝酸12%~26%,其余为水。酸液通过裂纹进入到氧化层和基体之间的界面,使氧化层均匀脱落;酸洗后清水冲洗钛合金无缝管内外表面,去除内外表面残留的酸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攀钢集团成都钢钒有限公司,未经攀钢集团成都钢钒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3273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