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强度Cu-Ni-Si合金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433607.9 | 申请日: | 2014-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78660B | 公开(公告)日: | 2016-11-02 |
发明(设计)人: | 张毅;李丽华;周洪雷;刘勇;柴哲;许倩倩;孙慧丽;龙永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C22C9/06 | 分类号: | C22C9/06;C22C1/03;C22F1/08 |
代理公司: | 洛阳公信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20 | 代理人: | 罗民健 |
地址: | 471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强度 cu ni si 合金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高强度Cu-Ni-Si合金,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组成:2.0~6.0%的Ni、0.5~1.5%的Si、0.5~1.0%的Ti、0.5~1.0%的Mn、0.5~1.0%的Ag,余量为铜和不可避免的杂质元素,且所述合金内部生成有Ni2Si非氧化物增强相。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强度Cu-Ni-Si合金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所述配比的原料置于压强为0.05MPa、氩气气氛的熔炼炉中熔炼至原料全部熔融形成熔液后,将温度为1100~1250℃的熔液浇铸到预热至100℃的锭模中成型铸锭;
(2)、将步骤(1)制得的铸锭退火后,在850~950℃的温度区间内进行变形量为60%的热轧,热轧速率为0.01~0.1s-1,将热轧得到的坯体置于热处理炉中,在950℃下保温2h后,水淬至坯体温度至室温;然后进行变形量为20~70%的预冷轧;
(3)、将步骤(2)预冷轧之后的坯体在400~550℃的温度区间内进行0.25~10h的保温时效处理,然后进行变形量为20~80%的冷轧,制得高强度Cu-Ni-Si合金。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强度Cu-Ni-Si合金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原料的熔炼方法为:将高频真空熔炼炉抽真空至炉内压强为0.05Pa,充入氩气至炉内压强达到0.05MPa,加入所述配比的Ni、Si以及部分的Cu,在100℃以下烤料15min,然后在1000℃以下熔炼10min,再分别以Ti-Cu、Mn-Cu和Ag-Cu中间合金的形式加入Ti、Mn、Ag和剩余的Cu,然后在1200~1350℃的温度下熔炼至原料全部熔融形成熔液。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强度Cu-Ni-Si合金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在对锭模进行预热的同时,需对锭模进行熏苯处理。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强度Cu-Ni-Si合金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退火工艺为:将步骤(1)制得的铸锭加热至950~990℃,保温2~4h。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强度Cu-Ni-Si合金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时效和冷轧工艺为:将步骤(2)预冷轧之后的坯体在400~500℃的温度区间内进行0.25~6h的保温时效处理,然后进行变形量为40~80%的冷轧,冷轧速率为0.1s-1。
7.根据权利要求2或6所述的一种高强度Cu-Ni-Si合金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时效和冷轧工艺为:将步骤(2)预冷轧之后的坯体在400~500℃的温度区间内进行2~4h的保温时效处理,然后进行初次冷轧变形,冷轧速率控制为0.1 s-1,将初次冷轧变形后的坯体在300~600℃的温度下,保温2~6h,然后再在420~500℃下,保温0.25~6h,再进行第二次冷轧变形,并使两次冷轧的总变形量为预冷轧后坯体的40~8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科技大学,未经河南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33607.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