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粉体烧结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410433995.0 | 申请日: | 2014-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182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17 |
发明(设计)人: | 何向明;李建军;张建利;王莉;尚玉明;徐程浩;罗晶;高剑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华东锂电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清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M4/1391 | 分类号: | H01M4/1391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鼎言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11 | 代理人: | 哈达 |
地址: | 215699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烧结 系统 | ||
1.一种粉体烧结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炉体,所述炉体具有一封闭的漏斗状反应腔;
至少一个第一分散装置,设置于所述炉体的底部,用于使炉体底部的粉体离心分散,并将炉体底部的粉体甩至炉体侧壁;
至少一个第二分散装置,设置于所述炉体的侧壁,用于使炉体侧壁的粉体离心分散,并将炉体侧壁的粉体甩至漏斗状反应腔内;
一加热装置,设置于所述炉体的外表面;
一进气装置,用于向漏斗状反应腔内输入保护气体;
一排气装置,用于将漏斗状反应腔内烧结过程中产生的热烟气排出;
一进料装置;以及
一出料装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粉体烧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的上部为一中空的柱状结构,下部为一中空的台状结构,所述中空的柱状结构和中空的台状结构合围形成一封闭的漏斗状反应腔。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粉体烧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底部的中心位置设置一个所述第一分散装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粉体烧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分散装置设置于炉体侧壁且靠近所述炉体的顶部设置。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粉体烧结系统,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二分散装置的数量为两个以上时,所述两个以上第二分散装置设置于所述炉体侧壁的同一高度或不同高度。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粉体烧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侧壁同一高度的所述第二分散装置的数量为偶数个,且同一高度的偶数个第二分散装置相对于所述漏斗状反应腔的中心轴两两相对设置。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粉体烧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分散装置以及至少一个第二分散装置均包括一分散轮以及一传动器,所述分散轮设置于所述炉体的内部,用于使粉体高速离心;所述传动器设置于所述炉体的外部,用于驱动所述分散轮转动。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粉体烧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装置包括至少两个进气管,所述进气管的出气口设置于所述炉体顶部与所述第二分散装置之间的炉体侧壁,且所述进气管的方向倾斜向下并与所述漏斗状反应腔的中心轴形成一大于0度且小于90度的夹角。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粉体烧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装置包括一气固分离单元、一排气管以及一自动控制阀,所述气固分离单元设置于所述炉体的顶部,所述排气管设置于所述气固分离单元远离所述炉体的一端,所述自动控制阀设置于所述排气管的管道上。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粉体烧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装置包括一进料管、一锥形容器、一蝶阀以及一气体置换室,所述蝶阀位于所述进料管与锥形容器之间,所述锥形容器通过所述进料管与所述漏斗状反应腔相互连接,所述气体置换室设置于所述锥形容器远离所述炉体的一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华东锂电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清华大学,未经江苏华东锂电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33995.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