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主机缸套水除气报警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410434322.7 | 申请日: | 2014-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432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30 |
发明(设计)人: | 杨春;戴益民;叶志锋;鲍春香;李长泽;肖应奇;常秋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春 |
主分类号: | F01P11/14 | 分类号: | F01P11/14;F01P1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5321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主机 缸套水 报警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主机缸套水除气报警装置,属于船舶配件领域。
背景技术
现在的船舶主机由于缸套水温度较高,缸套水中会产生气体,如果气体不及时排出,会导致缸套水的冷却水泵产生汽蚀,损害泵叶,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当主机缸套产生大量的气体而未被及时发现并进行处理时,会造成重大的事故。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主机缸套水除气报警装置,能够监测主机缸套水中的气体含量,及时发现险情,避免事故的发生。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主机缸套水除气报警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部设置有横挡板将箱体内部分隔成上腔体和下腔体,所述下腔体中设置有竖挡板将下腔体分隔成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所述竖挡板上设置有通水口,所述横挡板上设置有第一透气孔连通所述上腔体和第一腔体,所述横挡板上设置有第二透气孔连通所述上腔体和第二腔体,所述第一腔体的箱壁上设置有进水口,所述第二腔体的箱壁上设置有出水口,所述上腔体的箱壁上设置有报警器和透气管,所述透气管的上端侧面设置有第三透气孔。
进一步地,所述报警器设置有内置于上腔体的浮漂。
进一步地,所述通水口位于所述竖挡板的下部。
进一步地,所述透气管的下端伸入到所述上腔体的底部。
本发明一种主机缸套水除气报警装置,结构简单、成本低、安装方便,能够监测主机缸套水中的气体含量,及时发现险情,避免事故的发生。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一种主机缸套水除气报警装置正常情况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种主机缸套水除气报警装置故障出现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如图1、2所示,一种主机缸套水除气报警装置,包括箱体1,箱体1内部设置有横挡板2将箱体内部分隔成上腔体3和下腔体,下腔体中设置有竖挡板4将下腔体分隔成第一腔体5和第二腔体6,竖挡板4的下部设置有通水口,横挡板2上设置有第一透气孔连通上腔体3和第一腔体5,横挡板2上设置有第二透气孔连通上腔体3和第二腔体6,第一腔体5的箱壁上设置有进水口51,第二腔体6的箱壁上设置有出水口61,上腔体3的箱壁上设置有报警器31和透气管32,报警器31设置有内置于上腔体的浮漂33,透气管的上端侧面设置有第三透气孔,透气管32的下端伸入到上腔体3的底部。
工作原理:
正常情况下主机缸套水中含有的气体量不是太大,首先含有气体的冷却水从进水口进入第一腔体,冷却水下沉,气体上升,通过第一透气孔进入上腔体,除过气的冷却水通过竖挡板的通水口进入第二腔体,剩余极少量的气体通过第二透气孔进入上腔体,经过两次除气的冷却水从出水口排出,进入上腔体的气体通过透气管上的第三透气孔排出箱体。
当出现故障时,损坏会产生大量的气体,进入上腔体的大量气体来不及通过透气管排出箱体,这种情况下,气体聚集压缩在上腔体的空间内,使上腔体内的水位不断下降,当到达一定的低水位时,浮漂下落激活报警器,同时大量的气体通过透气管的下端端口排出箱体,防止危险情况的发生。
本发明一种主机缸套水除气报警装置,结构简单、成本低、安装方便,能够监测主机缸套水中的气体含量,及时发现险情,避免事故的发生。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春,未经杨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3432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