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温下混凝土泵送管道降温装置及其降温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434634.8 | 申请日: | 2014-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793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03 |
发明(设计)人: | 袁杭明;徐华娟;钟慧娟;袁金华;周一峰;赵艳;吴清福;江传文;王波;胡立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明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1/02 | 分类号: | E04G21/02;E04G21/28 |
代理公司: | 杭州浙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3 | 代理人: | 吴秉中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温 混凝土泵 管道 降温 装置 及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温下混凝土泵送管道降温装置及其降温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混凝土这种材料被广泛的应用在各种工程现场,构成各种建(构)筑物的主体矗立在城市当中。然而混凝土结构有着其不可避免的缺陷,在温度的影响下会出现裂缝。在夏日高温天气,施工现场高温环境使混凝土出机温度以及受阳光照射的泵送管道温度提高。混凝土泵送时,混凝土与泵送管道之间产生摩擦热,混凝土润滑膜中的水分受高温以及管壁摩擦热影响被侵蚀蒸发,此为泵管内混凝土温度增高以及泵管堵管的原因。混凝土由于泵送而导致入模温度的提高会产生温度应力和收缩应力,最终使结构出现裂缝。尤其对于大体积混凝土,温度的影响尤为明显。
对于降低泵送管道的温度,传统工艺方法一般为在管道外壁四周用麻袋包裹,覆盖草包并反复淋水、降温。此方法费时费力,在高温天气时需不停地洒水来降温,对工人劳动强度要求高并需大量的水,会导致管道周围污水横流,污染环境,不利于文明施工。并且高温环境中蒸发量大,施工场地中的空气湿度由于降温洒水的蒸发而变大,使现场作业人员产生不适,影响工人身心健康。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温下混凝土泵送管道降温装置及其降温方法的技术方案。
所述的高温下混凝土泵送管道降温装置,该降温装置套接设置在泵送管道外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降温装置包括钢冰、套管和隔温层,钢冰由冷冻液和不锈钢壳体组成整体,冷冻液由食用乙醇和纯净水组成,不锈钢壳体设置为圆球形或圆柱形,内部为空心结构,由冷冻液灌注填充;所述的套管由内管、外管和圆弧板构成,圆弧板焊接在内管和外管之间构成放置钢冰的间隔的圆弧槽,钢冰滑动设置在圆弧槽内;所述的隔温层包裹设置在套管的外部。
所述的高温下混凝土泵送管道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套管两端均设置有封闭板,封闭板通过螺栓螺接设置在混凝土泵送管上。
所述的高温下混凝土泵送管道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钢冰的外径小于圆弧槽的高度。
所述的高温下混凝土泵送管道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隔温层为遮阳纤维布。
所述的高温下混凝土泵送管道降温装置的降温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需降温管段标记,作为降温装置布设的区段,根据计算布置降温装置的数量与长度;
2)在泵送管道铺设阶段,将降温装置套于泵送管道外,此时钢冰不放置进圆弧槽内,降温装置两端利用封闭板机械封闭,未固定前降温装置可在泵送管道外自由移动;
3)在混凝土泵送前将冰冻的钢冰置于降温装置的圆弧槽内,利用其可滑动的特性,通过计算以及测定的混凝土入模温度,将钢冰部分填充或全部填充满于降温装置内,之后降温装置两端利用封闭板机械封闭;
4)利用电子测温仪动态监控混凝土内部温度,若温度不满足要求,可及时增加钢冰数目以及降温装置数量达到降低入模温度;
5)经过计算以及现场测定的钢冰温度,当达到其吸热极值或是泵送结束时,需进行更换,打开降温装置两端的封闭板,利用泵送管道的震动,钢冰滚落至管道下方器皿中,可将钢冰从泵送管道中排出,对吸热完毕的钢冰进行物理降温,冷冻或置于水中,降温完成后循环使用。
所述的高温下混凝土泵送管道降温装置的降温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1)中需降温管段为直接受阳光照射或在泵送管道有弯曲角度处的管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明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明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3463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古代埃及金字塔的建造办法
- 下一篇:一种木地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