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磁性胶原蛋白改性阳离子复鞣剂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435104.5 | 申请日: | 2014-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132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8 |
发明(设计)人: | 王晨 | 申请(专利权)人: | 齐鲁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14C3/22 | 分类号: | C14C3/22 |
代理公司: |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37218 | 代理人: | 张贵宾 |
地址: | 250353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磁性 胶原 蛋白 改性 阳离子 鞣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一)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磁性有机高分子复合材料制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磁性胶原蛋白改性阳离子复鞣剂及其制备方法。
(二) 背景技术
胶原是组成细胞外间质的最重要的功能蛋白质,几乎存在于动物体所用组织中,主要存在于皮、骨、肌腿、韧带、血管及其它结缔组织。据统计,自然界中大约有500亿吨以上的胶原,动物皮是胶原最丰富的资源。
制革工业中只有22%-30%的胶原变成革,其余的都在制革过程中作为片、削、磨和修边屑等固体废物被扔掉。据统计,我国每年加工1.7亿张皮,有140万吨废物产生。相当数量的制革废物被填埋或在环境中自然降解,不但造成严重的环境水体和土壤污染,也极大的浪费了胶原蛋白资源。因此,充分利用制革生产的废物,将胶原蛋白转化为高附加值的食用品、医用品、化妆品等、或大宗化工产品,是解决我国制革生产固体废物污染,实现制革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使制革工业生产步入“原子经济”模式。
20世纪20年代末,人们开始研究制革废物处理、回收和利用,几十年来国内外学者进行了广泛和深入的研究,已在食品、饲料、化妆品、肥料和鞣剂等领域获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我国资源化利用制革废物中的胶原蛋白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主要用于生产制造饲料、肥料、明胶等,附加值低,不利于制革废物资源化利用技术的推广。
皮化材料是制革生产中重要的化工原料,对制成革的物理机械性能、使用性能以及手感、观感等起到至关重要的决定作用。复鞣剂是一类有辅助鞣制作用的皮化材料。胶原蛋白部分水解产物与皮革中胶原蛋白结构相似、相溶性好。以胶原蛋白为原料,经适当方法改性制备的复鞣剂,易于扩散渗透到皮革胶原纤维内部,并且可以通过离子键、氢键等与皮革胶原蛋白纤维结合,起到鞣制和填充作用,克服其他种类复鞣剂使制成革面紧板结、革身僵硬等不足,改善皮革着色性能,提高制成革质量。
制革生产不但产生数量巨大的固体废物,也产生大量的污水。目前,我国制革行业每年产生废水1.6 亿吨,其中 COD 约 40.4 万吨。制革生产中大量使用的皮化材料不能被完全吸收利用,在制革生产中又难于对未吸收利用的皮化材料进行分离,对不同工序、不同性质的污水进行分流分治也难于实施。因此,制革综合污水污染负荷高、成份复杂,处理成本高。
采用的适当的方法,将制革生产过程中未被吸收利用的皮化材料从废水中分离出来,可以减轻制革综合污水的污染负荷,降低制革污水处理成本。采用适当方法将Fe3O4磁流体与制革废胶原蛋白改性物质结合制备复鞣剂,将磁性赋予复鞣剂,复鞣废液经过磁场时可以分离出未被皮革吸收的复鞣剂。这样的磁性胶原蛋白改性复鞣剂既有良好的复鞣性能,又有利于将残留在复鞣废液中复鞣剂分离出来,减轻制革综合污水污染负荷,降低处理成本。
(三)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磁性胶原蛋白改性阳离子复鞣剂及其制备方法,采用适当方法将Fe3O4磁流体与制革废胶原蛋白改性物质结合制备复鞣剂,将磁性赋予复鞣剂,复鞣废液经过磁场时可以分离出未被皮革吸收的复鞣剂。这样的磁性胶原蛋白改性复鞣剂既有良好的复鞣性能,又有利于将残留在复鞣废液中复鞣剂分离出来,减轻制革综合污水污染负荷,降低处理成本。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磁性胶原蛋白改性阳离子复鞣剂,其特殊之处在于:主要以制革废胶原蛋白为原料,与磁流体结合制备而成。
一种根据所述的磁性胶原蛋白改性阳离子复鞣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以制革废胶原蛋白为原料,经水解、结合磁流体、接枝共聚后、阳离子化后得到磁性胶原蛋白改性阳离子复鞣剂。
本发明的磁性胶原蛋白改性阳离子复鞣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 制革废皮屑水解:
将适量制革废皮屑加入到反应器中,加入皮屑质量20-50倍的水,升温至60-100℃,水解反应,得到皮胶原蛋白水解液;
(2) 磁性胶原蛋白水解物制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齐鲁工业大学,未经齐鲁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3510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