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不解体自修复的材料在审
申请号: | 201410435705.6 | 申请日: | 2014-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3225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24 |
发明(设计)人: | 王省业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锦绣水源商贸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M167/00 | 分类号: | C10M16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不 解体 修复 材料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不解体自修复的材料。
背景技术
磨擦磨损是自然界普遍存在的现象,全世界能源产生的 1/3 以上能量用于克服磨擦阻力。磨损是机械材料失效的三种主要形式之一。随着纳米技术的飞速发展,近几年来出现的新型纳米材料,具有与体相材料炯然不同的特性,能够以不同于传统润滑油添加剂的作用方式起到减摩抗磨作用,同时由于纳米颗粒粒度小更容易进入摩擦表面,能够对摩擦表面进行一定程度的填补和修复,起到自修复作用,因此微纳米材料的发展为实现机械设备运行中的不解体维修提供了可能性,在机械设备上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已引起各国的广泛关注。
自修复材料是通过润滑介质作为载体进入到金属的摩擦副表面,通过摩擦能的作用,在金属摩擦副表面形成一种类金属陶瓷层。由于纳米材料在制备和使用过程中,超细颗粒的表面活性随着粒径减小而增大,极易发生团聚,在润滑介质中易产生沉淀,从而大大影响自修复材料的使用效果。现有的技术方案,多数采用表面活性剂或偶联剂做粉体表面修饰,效果并不理想。此外,目前的自修复材料用于铁基金属摩擦副表面时,有很好的修复效果,而对许多常见的铁基合金材料,或者经过表面处理(如 :电镀)的金属摩擦副,则无法在其表面形成修复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不解体自修复的材料。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可不解体自修复的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重量份数的物质:四氢呋喃17-26份,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46-72份,硬脂酸盐22-32份,硅酸盐矿石35-66份,石膏5-8份,聚四氟乙烯25-36份,硼酸钠8-11份,环烷酸钴1-4份,微晶石蜡3-5份,环氧糠油酸丁酯15-22份,羟乙基纤维素3-6份,氧化锌5-8份。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是表面工程领域的前沿技术,通过制备成的具有稳定分散特性的纳米自修复材料,实现机械设备在运行中的不解体修复,改变了现有机械设备“以修为主、以修代保”的传统保障模式,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运行中保养、不解体修复”,是机械设备维修领域新的突破。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可不解体自修复的材料,包括下列重量份数的物质:四氢呋喃26份,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72份,硬脂酸盐32份,硅酸盐矿石66份,石膏8份,聚四氟乙烯36份,硼酸钠11份,环烷酸钴4份,微晶石蜡5份,环氧糠油酸丁酯22份,羟乙基纤维素3-6份,氧化锌8份。
实施例2
一种可不解体自修复的材料,包括下列重量份数的物质:四氢呋喃17份,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46份,硬脂酸盐22份,硅酸盐矿石35份,石膏份,聚四氟乙烯25份,硼酸钠8份,环烷酸钴1份,微晶石蜡3份,环氧糠油酸丁酯15份,羟乙基纤维素3份,氧化锌5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锦绣水源商贸有限公司,未经青岛锦绣水源商贸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3570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纸厂用多层真空陶瓷净水机专用弧面刮刀
- 下一篇:钢芯绳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