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激光放大器在审
申请号: | 201410436685.4 | 申请日: | 2014-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32815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04 |
发明(设计)人: | 樊仲维;黄科;赵天卓;麻云凤;肖红;林蔚然;何建国;张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光电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H01S3/10 | 分类号: | H01S3/10;H01S3/101;H01S3/09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94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激光 放大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激光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激光放大器。
【背景技术】
传统的闪光灯泵浦棒状激光放大器多采用多灯单棒或者单灯单棒形式,使用的增益介质多为钕玻璃,其中闪光灯作为泵浦源发射激光辐射,激光辐射被钕玻璃棒吸收从而产生粒子数布局反转,也即玻璃棒产生储能,钕玻璃棒的储能使得通过玻璃棒的被放大激光产生吸收放大。由于闪光灯较宽的发射谱和激光棒的低热导率等缺陷导致闪光灯泵浦棒状激光放大器具有一些明显的缺点:注入较高、效率低、热效应严重、光束质量差。
因此,当前迫切需要提供一种泵浦光使用效率高、热效应小、光束质量好的激光放大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激光放大器,该激光放大器泵浦光使用效率高、热效应小及能够实现被放大激光束均匀放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激光放大器,包括:
漫反射腔,其所在截面呈矩形;
闪光灯,沿所述漫反射腔的中心线水平设置,用于发射激光辐射;
两根钕玻璃棒,记为第一钕玻璃棒和第二钕玻璃棒,所述第一钕玻璃棒和第二钕玻璃棒分别对称设置于所述闪光灯的两侧,且平行与所述闪光灯;
全反射镜,单独设置于所述漫反射腔的一侧;及
屋脊棱镜,相对所述全反射镜设置于所述漫反射腔的另一侧,所述屋脊棱镜的截面呈梯形结构,所述屋脊棱镜的上表面和下底面相互平行,所述屋脊棱镜的前端面的面积大于后端面的面积且所述前端面和后端面相互平行;
被放大激光光束经所述第一钕玻璃棒后入射通过屋脊棱镜前端面进入所述屋脊棱镜的左侧面,经所述左侧面反射后进入所述后端面,再经所述后端面反射进入所述右侧面,再经所述右侧面反射通过前端面进入所述第二钕玻璃棒,经过所述第二钕玻璃棒后的激光光束入射进入所述全反射镜,所述全反射镜反射该激光光束沿上述光路返回。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漫反射腔还包括分别设置于左右两侧的左端座及右端座,所述左端座及右端座的上还开设有三对第一通孔,所述闪光灯、第一钕玻璃棒和第二钕玻璃棒穿过所述第一通孔固定于所述漫反射腔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激光放大器还包括冷却水入口和冷却水出口,所述冷却水入口和冷却水出口分别固定连接于所述左端座和右端座的一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左端座和右端座上分别固定连接有左端盖和右端盖,所述左端盖和右端盖分别开设有所述第一通孔相对应的第二通孔,所述闪光灯、第一钕玻璃棒和第二钕玻璃棒依次穿过所述第二通孔、第一通孔固定于所述漫反射腔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漫反射腔的壳体包括玻璃内保护套管、固定设置于所述玻璃内保护套管上的陶瓷漫反射面及固定于所述陶瓷漫反射面上的不锈钢外保护套,所述玻璃内保护套管、陶瓷漫反射面及不锈钢外保护套均紧密设置于所述左端座和右端座之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左端座和右端座靠近所述玻璃内保护套管的一侧分别开设有凹槽,通过所述凹槽将所述玻璃内保护套管卡合于所述左端座和右端座之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钕玻璃棒和第二钕玻璃棒的两个端面为倾斜面,且所述端面平行,切角为3°。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全反射镜反射面镀有1064nm的高反射膜。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屋脊棱镜的前端面镀有1064nm的增透膜,所述后端面镀有1064nm的高反膜,所述屋脊棱镜的左侧面及右侧面镀有1064nm的高反膜。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屋脊棱镜的左侧面及右侧面与所述后端面的夹角为120°,所述屋脊棱镜的左侧面及右侧面与所述前端面的夹角为60°。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光电研究院,未经中国科学院光电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3668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