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橡胶硫化促进剂二甲基二硫代氨基甲酸硒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436930.1 | 申请日: | 2014-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674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02 |
发明(设计)人: | 李长龙;朱刘;童培云;曾小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先导稀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C333/16 | 分类号: | C07C333/16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曹志霞 |
地址: | 511800 广东省清***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橡胶 硫化 促进剂 甲基 二硫代 氨基 甲酸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橡胶硫化促进剂领域,确切地说是指一种橡胶硫化促进剂二甲 基二硫代氨基甲酸硒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二硫代氨基甲酸盐类化合物主要用作橡胶硫化过程中的超速促进剂。与其 它类型的硫化促进剂相比,二硫代氨基甲酸盐类促进剂具有硫化速度很快、硫 化温度低、分散性能好、交联度高、毒性低等优点,但易焦烧、硫化平坦性 差。使用硫代氨基甲酸盐类促进剂可制得拉伸应力较大的硫化橡胶,但拉伸强 度和扯断伸长率比使用次磺酰胺类促进剂低。
研究表明,当两种超速硫化促进剂并用时,会产生协同效应,其原因可能 是促进剂并用时易混溶,形成了在橡胶中溶解度较大和化学活性较大的成盐化 合物。目前橡胶加工行业中普遍采用两种或多种促进剂并用的硫化体系,有文 献报道黄原酸盐/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锌促进剂并用硫化天然橡胶时,具有 积极的协同效应。
二甲基二硫代氨基甲酸硒作为硫代氨基甲酸盐类中的一种,其主要作用体 现为与噻唑类并用于NR、IIR、SBR,在浅色制品中不变色,在低硫耐热配方 中更有效,其也还能作为硫化剂使用。
目前,还没文献或资料公开二甲基二硫代氨基甲酸硒的合成方法,需要弥 补这片空白。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缺陷,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橡胶硫化促进剂二甲 基二硫代氨基甲酸硒的制备方法。
为了解决以上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橡胶硫化促进剂二甲基二硫代氨 基甲酸硒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在搅拌状态下依次加入规定量的二甲胺溶液、亚硒酸溶液和非离子表面活 性剂至纯水中,控制温度在0-40℃,然后开始滴加规定量的二硫化碳液体,控 制1-4小时的反应时间,滴加完毕后,升温至30-40℃,搅拌0.5-2小时,反应 结束后,用酸溶液调节反应液pH值为6-7,再搅拌0.5-2小时后,进行固液分 离,采用常规的固体烘干、粉碎、过筛方法对二甲基二硫代氨基甲酸硒产物进 行处理,从而得到最终产品二甲基二硫代氨基甲酸硒;其中:
二甲胺、二硫化碳、亚硒酸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化学计量摩尔比为1: 0.8-1.2:0.2-0.25:0.01-0.025mol。
优选地,所述二甲胺溶液的浓度为:10-40wt%。
优选地,所述亚硒酸溶液的浓度为:0.25-1mol/L。
优选地,所述酸溶液由盐酸、醋酸或硝酸的一种或一种以上配制而成。
优选地,所述酸溶液的浓度为0.5-2mol/L。
另外,本发明再提供一种橡胶硫化促进剂二甲基二硫代氨基甲酸硒的制备 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在搅拌状态下依次加入规定量的二甲胺溶液、亚硒酸钠溶液和非离子表面 活性剂至纯水中,控制温度在0-40℃,然后开始滴加规定量的二硫化碳液体, 控制1-4小时的反应时间,滴加完毕后,升温至30-40℃,搅拌0.5-2小时,反 应结束后,用酸溶液调节反应液pH值为6-7,再搅拌0.5-2小时后,进行固液 分离,采用常规的固体烘干、粉碎、过筛方法对二甲基二硫代氨基甲酸硒产物 进行处理,从而得到最终产品二甲基二硫代氨基甲酸硒;其中:
二甲胺、二硫化碳、亚硒酸钠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化学计量摩尔比为1: 0.8-1.2:0.2-0.25:0.01-0.025mol。
优选地,所述二甲胺溶液的浓度为:10-40wt%。
优选地,所述亚硒酸钠溶液的浓度为:0.25-1mol/L。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橡胶硫化促进剂二甲基二硫代氨基甲酸硒的制 备方法,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在生产过程中无含盐废水排放,对环境污染小;
2、本发明的方法减少了中间半成品的生产环节,生产周期短,降低了生 产成本;
3、二甲基二硫代氨基甲酸硒产物的初熔点≥250℃,纯度≥99%以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橡胶硫化促进剂二甲基二硫代氨基甲酸硒的制备 方法的流程图,其中,SeDMC为二甲基二硫代氨基甲酸硒。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所提供的技术方案,下面结 合具体实施例进行阐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先导稀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先导稀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3693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