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竹林仿野生灵芝栽培技术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410437026.2 申请日: 2014-08-29
公开(公告)号: CN104145718A 公开(公告)日: 2014-11-19
发明(设计)人: 刘让云 申请(专利权)人: 刘让云
主分类号: A01G1/04 分类号: A01G1/04;C05G3/00
代理公司: 桂林市持衡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5107 代理人: 汤凌志
地址: 541317 广西壮族*** 国省代码: 广西;45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竹林 野生 灵芝 栽培技术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竹林仿野生灵芝栽培技术,其特征在于:

包括如下步骤:

1)栽培环境:选择海拔600-900m的竹林林地;

栽培时间:9月至次年3月;

2)椴木发菌管理:

a、栽培料的配制:杂木屑46%、甘蔗渣42%、玉米粉10%、黄豆粉1%、石膏粉1%;

b、将备料栽培灵芝的树枝截成长50-80cm,直径8-30cm的椴木,四周打光,断面平滑;

c、装袋灭菌:椴木经干燥后,装入聚乙烯塑料袋内,在椴木上覆盖一层拌好的栽培料,扎好袋口,常压灶内消毒灭菌,当温度上升到100℃时,保持18-25h,闷一夜后,取出放入接种室内,冷却到30℃以下,开始接种;

菌种要成块状,按每平方米椴木接种量30-35包,扎好袋口,移到培养室内,保持温度在23-27℃,避光培养,经过30-40天,菌丝就可长满袋,再养一个月,进入田间栽培;

3)栽培管理:

a、场地选择与开畦床:对土壤进行翻耕,去掉杂物和石块,在地面上开畦,畦宽1.1-1.7m,畦间距40cm,做排水沟和工人行道,畦长度不限,因地势而异;

b、埋土栽培:椴木埋土在11月至次年2月进行,代料栽培的,在3-4月脱袋埋土,将脱去塑料袋的椴木或菌筒排列在畦床上,椴木与椴木之间或菌筒与菌筒之间,相距5-7cm,覆盖土壤,覆土厚2-3cm,在畦床四周,开好排水沟;

c、出芝管理与采收:栽培灵芝的椴木或菌筒埋入土中后,防止土壤干燥,每天喷雾浇水1-2次,喷水量以覆土含水量为25%;

当灵芝子实体长到菌盖边缘由黄色装变为褐色,菌盖下面的菌管层为淡草绿色时,停止喷水一天后,在晴天采收,采收时,成熟一个收一个,菌盖较小的,可不采收,继续生长后,就会从菌盖边缘下部长出一圈新生带,生长发育后长出较大菌盖的灵芝;

采收方法:在离地面1cm左右,剪断菌柄取下,采收后,继续喷水保湿,一般种一次,可采收3-5潮灵芝,采收下来的灵芝,擦洗掉泥沙后,及时晒干或烘干,干后的灵芝,装入塑料袋内密封保存;

4)虫害防治:

预防为主:栽培灵芝的场地,要远离种植食用菌的菇房,以上一年未种过灵芝的场地为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竹林仿野生灵芝栽培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竹林,空气相对湿度在80-90%之间,温度8-35℃。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让云,未经刘让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37026.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