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牡丹花粉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410437400.9 | 申请日: | 2014-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079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17 |
发明(设计)人: | 郑洪艳;苏宁;王昌涛;刘娟;杨丽;霍彤;徐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北京工商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8/97 | 分类号: | A61K8/97;A61Q19/08;A61Q1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关畅 |
地址: | 10012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牡丹 花粉 提取物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日用化工品领域,涉及一种牡丹花粉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背景技术
对于牡丹的研究,大多限于对其叶、花瓣及花蕊的营养成分及药用成分的测定,而对牡丹花粉的应用和研究少有报道。牡丹花粉也含有相当量的黄酮,但少有专门的研究与应用。目前市场上牡丹面霜,大多都是通过添加提取的植物浸出液或香精来实现的,但植物中的有效成分却没能得到充分的利用,故未能使该面霜得到更好的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牡丹花粉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本发明提供的制备牡丹花粉提取物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烘干的牡丹花粉粉碎后,于乙醇中回流,将所得回流液离心分离,收集上清液,旋转蒸发后真空冷冻干燥得到所述牡丹花粉提取物。
上述方法中,所述烘干步骤中,温度为40-60℃,具体可为50℃,时间为1-3小时,具体可为2小时;
粉碎为超微粉碎;
粉碎后牡丹花粉的目数为100-400目,具体为150目;
所述牡丹花粉与乙醇的用量比为1g:40-200mL,具体为1g:120mL;
所述回流步骤中,温度为40-90℃,具体为90℃;
时间为30min-120min,具体为60min;
所述离心分离步骤中,离心转速为3000-15000r/min,具体为12000r/min;
时间为3min-15min,具体为10min;
离心半径为5-15cm,具体为13.5cm。
另外,按照上述方法制备得到的牡丹花粉提取物以及以所述牡丹花粉提取物为有效成分的产品,也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其中,所述产品具体可为护肤品,更具体为面霜或乳液。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组合物,该组合物包括如下各组分:
前述本发明提供的牡丹花粉提取物、EDTA-2NA、尿囊素、Dragosine、甘油、汉生胶、透明质酸钠、optiphen、solubilizer、SymRelief 100和水。
所述组合物中,各组分的质量百分含量分别为:
EDTA-2NA 0.05%-0.1%、
尿囊素 0.3%-0.5%、
Dragosine 0.3%-0.5%、
甘油 4%-8%、
汉生胶 0.1%-0.5%、
透明质酸钠 0.01-0.1%、
optiphen 0.4%-0.8%、
solubilizer 0.8%-1.5%、
牡丹花粉提取物 0.3%-1.0%、
SymRelief 100 0.05%-0.08%、
余量为所述水。
所述组合物具体为由如下各质量百分含量的组分组成:
EDTA-2NA 0.08%、
尿囊素 0.4%、
Dragosine 0.3%、
甘油 5%、
汉生胶 0.3%、
透明质酸钠 0.3%、
optiphen 0.6%、
solubilizer 1.0%、
牡丹花粉提取物 0.8%、
SymRelief 100 0.05%、
余量为水。
所述组合物的pH值为5.5-6.5,具体为6.0。
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所述组合物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前述EDTA-2NA、尿囊素、甘油、汉生胶溶解于水中加热至50℃,再加入Dragosine和透明质酸钠于混合物中,加入solubilizer和SymRelief 100以及optiphen的混合物,混合均质5min后,再加入前述本发明提供的牡丹花粉提取物,最后加水混匀,调节体系的pH值至5.5-6.5,得到所述组合物
使用本发明抗衰老面霜的方法:洁面并将皮肤做常规护理后,取两颗黄豆粒大小的面霜至于两食指指腹,将其均匀地从脸颊(干燥处)开始轻拍于全脸及颈部肌肤,然后将剩余部分面霜轻按于眼部周围,注意避开眼、鼻、口处。
另外,上述本发明提供的牡丹花粉提取物或产品或组合物在制备具有如下任意一种功能产品中的应用,也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1)保湿;
2)抗皱;
其中,所述保湿具体为增加皮肤表面的水分含量;
所述抗皱具体为降低皮肤的粗糙度和具有转变皮肤粗糙结构为细小结构和细微结构的趋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北京工商大学,未经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北京工商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3740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