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柜台在审
申请号: | 201410437421.0 | 申请日: | 2014-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005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10 |
发明(设计)人: | 罗永宁;张欣;周明;唐晓;姚琥;谢之波;梁欣;区兵;钟丽雅;谭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7F19/00 | 分类号: | G07F1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王宝筠 |
地址: | 100005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柜台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金融行业远程自助服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柜台。
背景技术
传统方式下,采用面对面的业务办理模式集中在物理网点的人工柜台办理银行业务,随着业务办理需求的增多,物理网点如银行营业厅柜台的作业压力日渐增大,从而导致“排队等候”几乎成为银行客户在营业厅柜台进行业务办理的必经环节,给银行客户带来了极大不便。
近年来,为解决上述问题,越来越多的自助服务设备被应用于银行业务办理服务,例如,自动取款机、自动存款机、自助查询机、自助缴费机等,突破了传统集中在物理网点柜台面对面办理业务的模式,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物理网点柜台的作业压力,为客户办理业务带来了一些便利。但当前的银行自助服务设备仅能提供一些简单的业务办理服务,如存取款、余额查询、转账等,而更多的涉及到特定授权、身份识别、专业审核等涉及到需要由专业审核人员进行人工审核的业务仍需在柜台办理,例如开户办卡、挂失补卡、发U-key、贷款等。从而现有的银行自助服务设备未能从根本上缓解物理网点柜台的作业压力,为用户带来的便利也受到了极大限制。
从而,研究一种能够替代物理网点柜台服务或更大程度地分担物理网点柜台作业的服务设备成为本领域的热门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柜台,以提供更全面的业务服务,更大程度地分担物理网点柜台的作业,进而为用户带来更大便利。
为此,本发明公开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智能柜台,包括主控机、远程服务装置、识别装置、交互操作装置和业务办理系统,其中:
所述远程服务装置,与所述主控机相连,用于在所述主控机的控制下提供远程视频服务和远程语音服务;
所述识别装置,与所述主控机相连,用于在所述主控机的控制下进行身份识别或文件识别。
所述交互操作装置,与所述主控机相连,用于在所述主控机的控制下提供人机交互功能;
业务办理系统,用于基于所述远程服务装置、识别装置和交互操作装置,在接收到用户的业务办理请求时,利用预先设定的相应业务办理逻辑进行相应的业务办理。
上述智能柜台,优选的,所述识别装置包括分别与所述主控机相连的身份证识读模块、指纹识读模块和条码扫描模块,其中,所述身份证识读模块依据用户的姓名、身份证号码以及头像信息对用户身份进行三维识别。
上述智能柜台,优选的,所述身份证识读模块包括:
信息获取单元,用于实时获取用户的姓名、身份证号码以及用户的头像信息;
信息比对单元,用于将实时获取的用户姓名、身份证号码以及头像信息与预先存储的所述用户的姓名、身份证号码及头像信息进行比对,得出比对结果;
身份验证单元,用于在所述实时获取的用户姓名、身份证号码及头像信息与预先存储的所述用户的姓名、身份证号码及头像信息相符时,控制产生相应的验证通过提示;否则,控制产生相应的验证未通过提示。
上述智能柜台,优选的,所述业务办理系统包括:
第一业务办理模块,用于在接收到用户的第一业务办理请求时,获取相应的第一业务办理逻辑,并利用所述第一业务办理逻辑进行第一业务办理,其中所述第一业务为不需由专业审核人员进行人工参与的银行业务;
第二业务办理模块,用于在接收到用户的第二业务办理请求时,获取相应的第二业务办理逻辑,并利用所述第二业务办理逻辑进行第二业务办理,其中所述第二业务为需要由专业审核人员进行人工参与的银行业务。
上述智能柜台,优选的,所述第一业务办理模块包括第一活期转定期模块,所述第二业务办理模块包括第二活期转定期模块,其中:
所述第一活期转定期模块,用于在用户的交易额低于预设阈值时,基于用户的银行卡号及银行卡密码进行活期转定期业务办理;
所述第二活期转定期模块,用于在用户的交易额不低于预设阈值时,基于用户的银行卡号、银行卡密码及用户身份识别进行活期转定期业务办理。
上述智能柜台,优选的,所述业务办理系统还包括:
业务分发模块,用于依据预设算法将接收的各个用户业务办理请求分发至后台的相应专业审核人员。
上述智能柜台,优选的,所述远程服务装置包括分别与所述主控机相连的视频通话显示器、视频摄像头、声音输出设备、声音输入设备和环境摄像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3742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