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上船舶组合运输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438373.7 | 申请日: | 2014-09-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601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06 |
发明(设计)人: | 席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席海 |
主分类号: | B63B38/00 | 分类号: | B63B38/00;B63B2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41000 安徽省芜***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上 船舶 组合 运输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上运输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水上船舶组合运输方法。
背景技术
长江流域经济总量占全国1/3以上,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加快长江黄金水道的综合开发利用,促进长江航运的快速发展,不仅能够主推上海两个中心建设、国家中部崛起、西部大开发等区域经济战略实施,而且能够使整个长江流域经济带通过长江黄金水道这个天然的物流大通道贯穿成线,连接成片,有效促进地区间的经济协同发展,优化流域经济结构,提升流域经济活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能源匮乏、土地紧张和生态环境恶化的严峻形势,而内河航运“占地少、成本低、能耗小、污染轻、运能大、效益高”的比较优势十分明显,在贯彻实施科学发展观,优化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低碳经济”要求下,具有更为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航运受各方因素冲击,内河船舶受航道水深等通航条件制约,船型及载重吨位偏小,导致内河船舶运输受成本等因素制约处于亏损状态,内河运输成本优势难以体现,内河船舶大型化要求难以满足推广,这些都成为了水上运输面临的困难和挑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水上船舶组合运输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水上船舶组合运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单个船舶在装货港装载完毕后,到指定锚地集结;
根据船舶满载吨位大小,船舶长度、宽度确定组合排列方式;
利用链接装置将所有船舶链接,形成整体;
利用组合整体操作系统实现单船控制所有组合船舶;
到达卸货港后组合船舶按顺序逐一解散,利用其自身动力进港装卸货。
步骤1)所述的单个船舶具有自身可用动力;
步骤2)所述的确定并船排列方式的方法为:满载吨位大、长度宽度大的船舶在中心,满载吨位小、长度宽度小的船舶在外围;
步骤3)所述的链接装置采用采用人工.机械或电动方式。
步骤4)所述的并船整体操作系统采取联操方式。
步骤5)所述的到达卸货港后按顺序逐一进港卸货的具体方法为:由排列在外侧的船舶首先断开链接,依靠自身动力驶入港口卸货,其他船舶依次断开链接依靠自身动力驶入卸货港。
与现有水上单船运输方法相比,本发明方法利用船舶组合运输量大,燃油人工成本降低的优点,配合链接装置、组合单体操作系统构成大型水上运输平台,使得本发明方法解决了水上运输的效率和成本问题,具有简单效率,运输能力高,操作简单灵活等优点。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为一种水上船舶组合运输方法,其方法如下:
单个船舶在装货港装载完毕后,到指定锚地集结;
根据船舶满载吨位大小,船舶长度、宽度确定组合排列方式;
利用链接装置将所有船舶链接,形成整体;
利用联操平台系统实现单船控制所有组合船舶;
到达卸货港后组合船舶按顺序逐一解散,利用其自身动力进港卸货。
本发明方法解决了水上运输的效率和成本问题,具有简单效率,运输能力高,操作简单灵活等特点,适用范围广阔、推广价值大,且易实现、易操作、环保等优点,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席海,未经席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3837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携式水上救生装置
- 下一篇:偏心套加固燕尾槽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