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变压器绕线组的绕线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438432.0 | 申请日: | 2014-09-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833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03 |
发明(设计)人: | 彭锦标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赛铭鑫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41/06 | 分类号: | H01F41/06;H01F41/12;H01F27/28 |
代理公司: | 无 | 代理人: | 无 |
地址: | 518049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变压器 绕线组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变压器的绕线方法的技术领域,尤其是在同一磁芯上将初级绕线和次级绕线平行并列绕制成多组绕线组的绕线方法。
背景技术
变压器是利用电磁感应的原理来改变交流电压的装置,主要构件是初级线圈、次级线圈和铁心(磁芯)。常规变压器是在一个铁芯(铁氧体铁芯)上绕多匝原副边绕组,因而产生较大的漏感、引起较大的噪声和损耗。
当前使用的变压器其绕线方式主要是:一绕线轴,一缠绕于该绕线轴上的线圈,一组配置于绕线轴上的铁心,一封装于前述绕线轴与铁心外部的壳体所构成,二在前述缠绕于绕线轴上的线圈可区分为一初级线圈及次级线圈。而前述的初级线圈和次级线圈在缠绕时,先将初级线圈缠绕于初级线轴槽位上,待初级线圈缠绕完成后,在同一线轴上再缠绕次级线圈,因此,次级电压较高,圈数较多。
针对上述的缺陷,出现有一些相关技术来解决,主要是采用铜线以积层方式缠绕,缠绕完成的次级圈数,每圈铜线均平整排列,铜线间电位差较小,而每层铜线均包覆一层绝缘薄膜以作隔离,不易形成短路,可确保变压器输出电气特性,并可提高变压器的可信度与品质。
为了进一步提高变压的高效性和高质量,也可以将传统的铁芯分成两个绕线区进行绕线提高利用率和输出质量。但是其绕线的方式还是以往的一层初级线圈和一层或者多层次级线圈叠加。
但是,以往的线圈缠绕方式不能很好的满足市场的需求,输出精密度小,耐压值小等。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变压器绕线组的绕线方法,其目的是改变目前的漆包线的绕线方式,节约绕线空间,提高绕线效率、输出效率和输出精度,降低绕线对输出的影响。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的基本技术方案为:一种变压器绕线组的绕线方法,
(1)将一中间带通孔且首尾成封闭状的磁芯分成至少一个绕线区;
(2)把初级绕线和次级绕线平行并列放置形成至少一组绕线;以及
(3)将上述的至少一组绕线分别绕于所述的至少一个绕线区形成至少一组绕线组并组成为变压器组。
本发明所述的变压器绕线组的绕线方法中,完成步骤(3)之后,在绕线上喷涂一层第一绝缘层;然后按照步骤(1)至(3)再绕制至少一组变压器组,并将各组变压器组叠加在一起;最终在叠加在一起的变压器组的外侧浇灌第二绝缘层。
本发明所述的变压器绕线组的绕线方法中,所述磁芯均匀分成三个绕线区,对应的初级绕线和次级绕线平行并列放置形成三组绕线,该三组绕线分别缠绕于所述三个绕线区。
本发明所述的变压器绕线组的绕线方法中,所述初级绕线和次级绕线由漆包线构成。
本发明所述的变压器绕线组的绕线方法中,所述初级绕线和次级绕线的线径相同或者不同。
本发明所述的变压器绕线组的绕线方法中,所述绕线组引出有连接脚,所述连接脚通过激光电焊的方式连接外壳的PIN脚。
本发明所述的变压器绕线组的绕线方法中,所述磁芯为铁氧体磁芯。
本发明所述的变压器绕线组的绕线方法中,所述磁芯为环状。
本发明所述的变压器绕线组的绕线方法中,每一组绕线组的匝数相同或者不相同。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采用初级绕线和次级绕线平行并列缠绕的方法,满足了人们的使用要求,提高了输出效率和输出精度。
2、本发明将磁芯进行分区,并在不同的区域缠绕不同的绕线组,降低了变压器的占用空间,提高了效率和精度。
3、本发明的连接脚通过激光电焊连接变压器外壳的PIN引脚,在此工艺过程中,无须使用锡焊,不含铅重金属,既节能又环保。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的变压器绕线组的绕线方法的步骤图;
图2为本发明所述的变压器绕线组的绕线方法初级绕线和次级绕线的布置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所述的变压器绕线组的绕线方法展示图;
图4为本发明所述的变压器绕线组的绕线方法所涉及的叠加在一起的变压器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1至图4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但不应以此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对照图1至图4:
本发明所述的变压器绕线组的绕线方法的基本技术方案为:
(1)将一中间带通孔且首尾成封闭状的磁芯分成至少一个绕线区;
(2)把初级绕线和次级绕线平行并列放置形成至少一组绕线;以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赛铭鑫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赛铭鑫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3843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