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射频滤波装置结构及形成方法以及移动终端在审
申请号: | 201410438763.4 | 申请日: | 2014-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014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10 |
发明(设计)人: | 黄劲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P1/208 | 分类号: | H01P1/208;H01P1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新律师事务所 31272 | 代理人: | 俞涤炯 |
地址: | 201616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射频 滤波 装置 结构 形成 方法 以及 移动 终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滤波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射频滤波装置结构及形成方法以及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现有的移动终端内部的射频部分中,滤波器的设计是必不可少的,滤波器是保证无线通信信号有效收发的重要元器件。
现有的移动终端内部的PCB板上,留给射频部分元器件的空间越来越有限,而通信模式和频段却越来越多,在狭小的空间中要布局多个不同模式和不同频段的元器件,对于射频工程师来说,无疑是一个很大的挑战,仅仅通过优化元器件布局来实现,效果是很有限的。
目前的移动终端上射频滤波器基本都是利用声表面波滤波器,每条通信链路上基本都会有1-2个声表面波滤波器,对于多模多频终端来说,就会有更多这种表面贴装的声表面波滤波器,这样不仅在布局空间上,需要更多的焊盘,更多的表面面积占用。另外,为了实现滤波器的需要输入输出匹配,需要增加额外的电容、电感,增加的元件会增加更多的成本,特别是昂贵的电感元件。在多模多频中,将需要多个这种滤波器,当然也需要多个电感、电容进行配合。上述设置会占用PCB板的表面面积,且大量增加PCB板以及板内元器件的制造成本。
中国专利(CN202818281U)公开了一种多标准移动终端的无声表面滤波器的射频前端收发器,包括有一个接收机、一个频率合成器和一个发射机,所述接收机的前端设置有一个或者多个射频跟踪滤波器。上述技术方案中的滤波器仍然为表面贴片设置,无法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中国专利(CN201393251)公开了一种移动终端主板,包括均设置在印刷电路板上的屏蔽罩,双工器,低噪声放大器,接收滤波器,用于连接所述双工器与所述低噪声放大器的第一匹配电路,用于连接所述接收滤波器与所述低噪声放大器的第二匹配电路,所述接收滤波器暴露于所述屏蔽罩之外。上述技术方案中并未提及滤波器的具体结构设置,无法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发明内容
根据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现提供一种射频滤波装置结构及形成方法以及移动终端的技术方案,具体包括:
一种射频滤波装置结构,适用于移动终端,所述移动终端的PCB板中包括多层金属层,两层相邻的所述金属层之间设有介质;其中,在至少两层所述金属层之间设置有所述射频滤波装置结构;
所述射频滤波装置结构包括:
顶层,由两层所述金属层中靠近所述PCB板上表面的所述金属层形成;
底层,由两层所述金属层中靠近所述PCB板下表面的所述金属层形成;
多个过孔,连接所述顶层和所述底层,所述射频滤波装置结构根据多个所述过孔被分割成位于所述顶层与所述底层之间的至少一个谐振腔,所述谐振腔以一预设的中心频率谐振;
输入端口,设置于所述顶层的一边上,并通过位于形成所述顶层的所述金属层内的带状信号输入线以及连接过孔连接位于所述PCB板上表面的输入微带线,以形成从所述输入微带线、所述连接过孔以及所述带状信号输入线至所述输入端口的射频信号输入通道;
输出端口,设置于所述顶层相对于所述输入端口的一边上,并通过位于形成所述顶层的所述金属层内的带状信号输出线以及连接过孔连接位于所述PCB板上表面的输出微带线,以形成从所述输出端口、所述带状信号输出线以及所述连接过孔至所述输出微带线的射频信号输出通道。
优选的,该射频滤波装置结构,其中,所述射频滤波装置结构中包括复数个所述谐振腔;
所述复数个谐振腔之间感性耦合,所述复数个谐振腔之间通过所述过孔分割形成相应的耦合窗口。
优选的,该射频滤波装置结构,其中,根据下述算式计算所述谐振腔的尺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3876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高密封性能的微波器件
- 下一篇:一种介质滤波器感性耦合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