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混凝土传输性能测试系统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439247.3 | 申请日: | 2014-09-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986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10 |
发明(设计)人: | 姚燕;王振地;王玲;杜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 |
主分类号: | G01N33/38 | 分类号: | G01N33/38 |
代理公司: | 北京鼎佳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48 | 代理人: | 王伟锋;刘铁生 |
地址: | 100024***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混凝土 传输 性能 测试 系统 方法 | ||
1.一种混凝土传输性能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放置混凝土试块的 恒定压应力加载装置和溶液循环供应装置;
溶液循环供应装置,包括一个溶液槽、一个恒流泵、一个水箱和三根防腐软 管,溶液装入溶液槽中密封,溶液槽中插入两根防腐软管,其中一根连接恒流泵, 恒流泵另一端通过一根防腐软管连接至水箱,水箱的另一端连接插入溶液槽的另 一根防腐软管,形成一个使溶液循环的回路;
所述水箱的开口与在恒定压应力加载装置中放置的混凝土试块密封接触,使 所述溶液循环的回路为封闭式回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传输性能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恒 定压应力加载装置包括:
四根拉杆,以及自下而上顺序穿套在拉杆上的下压板、限位阀、中压板、弹 簧、上压板、垫圈和螺母;
所述下压板用于放置混凝土试块,所述下压板和中压板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 混凝土试块的高度;
所述限位阀、垫圈和螺母在每根拉杆上各设置一个,所述限位阀用于固定未 加混凝土试块前由于重力而向下移动的中压板、弹簧和上压板;
在所述中压板下方设置一个接触部件,该接触部件的一端与所述中压板的下 表面接触,另一端与混凝土试块接触,该接触部件用于在加压过程中将中压板的 压应力均匀地传递给混凝土试块,使混凝土试块受力均匀。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凝土传输性能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混 凝土恒定压应力加载装置中的接触部件为球面滚轴;
所述球面滚轴的上部为半圆形、下部为长方形;
所述中压板正中心位置有一个小于所述半圆形的凹槽,该凹槽的高度为中压 板厚度的一半,并且小于所述半圆形的半径;
所述球面滚轴的半圆形大部分嵌入中压板中并可在其中自由转动,所述长方 形下表面与所述试块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凝土传输性能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混 凝土恒定压应力加载装置中的接触部件为弹性部件;
所述弹性部件包括底座和设置在该底座上表面的弹性机构;所述底座的下表 面与所述混凝土试块充分接触;所述弹性机构的顶端与所述中压板的下表面接 触。
5.根据权利要求2-4中任一项所述的混凝土传输性能测试系统,其特征在 于,所述混凝土恒定压应力加载装置中的拉杆上均设置有应变计,所述应变计设 置在所述中压板和下压板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混凝土传输性能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弹 簧为碟形弹簧,其每根拉杆上的数量为40个。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混凝土传输性能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 压板分为上、下两部分:
上半部分的上表面在所述螺母拧到最低时高于所述四根拉杆的上表面;
下半部分开有4个与所述四根拉杆相匹配的圆孔。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传输性能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恒 定压应力加载装置包括:
四根拉杆,以及自下而上顺序穿套在拉杆上的下压板、中压板、弹簧、上压 板、垫圈和螺母;
所述下压板用于放置混凝土试块,所述下压板和中压板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 混凝土试块的高度;
所述垫圈和螺母在每根拉杆上各设置一个。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未经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39247.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