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阻隔袋不包边的真空绝热板有效
申请号: | 201410439560.7 | 申请日: | 2014-09-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295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04 |
发明(设计)人: | 李载润;梁京秀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载润;梁京秀 |
主分类号: | F16L59/065 | 分类号: | F16L59/065;F16L59/02;F16L59/05;F16L59/08 |
代理公司: | 上海蓝迪专利事务所 31215 | 代理人: | 徐筱梅 |
地址: | 201103 上海市闵***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阻隔 袋不包边 真空 绝热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保温材料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高阻隔袋不包边的真空绝热板。
背景技术
随着国际能源标准的不断强化,为了提高家电及建筑的隔热效果,正在使用比一般隔热材料性能优秀的真空绝热板。真空绝热板比聚氨酯、EPS、玻璃棉等传统隔热材料优秀8~10倍,并且材料的厚度也变薄,确保了较大内部空间。
真空绝热板由隔热及保持形态的芯材,切断外部气体的高阻隔袋,吸收透过阻隔膜袋渗透到内部或在内部释放的气体的吸附剂来组成。真空绝热板的芯材采用多种材料,主要是玻璃纤维(Vitreous Fiber)为主,玻璃纤维通过高温热压或兑水湿法方式制作芯材。
现有技术的真空绝热板,其芯材一般都是由单层厚度在2.5mm以下的玻璃纤维板经数十层叠加而成,芯材在抽真空之前的自然状态厚度为压缩后的厚度的3倍以上,密度为110~130kg/M3,为了能让如此厚的芯材更方便的装进高阻隔袋里,一般高阻隔袋的长宽比芯材大很多,另外为了防止封边部位泄漏,高阻隔袋制袋时三个封边的宽度都在10mm以上,在抽真空制成真空绝热板之后高阻隔袋四个边缘都会多出较宽的袋边,因此要把四个边多余的袋子包边包到真空绝热板的平面上。包边工作费时又费力,尤其包边时对高阻隔膜的损伤较大,容易影响真空绝热板的质量,发生较多不良品质的真空绝热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高阻隔袋不包边的真空绝热板,采用压滚技术制作单层厚度为4~8mm的玻璃纤维芯材,其真空压缩比在20%以下,密度为180kg/M3以上,使数层叠加后的芯材在抽真空前、后的纤维形态和体积基本保持一样,降低收缩率的芯材强度高,可以非常轻松的装入尺寸紧凑的高阻隔袋里并压紧贴合,使绝热板抽真空的后四个边缘只有很小的袋子边,不用包边处理,省略了包边作业,真空绝热板通过热处理将贴在一起的上、下膜的热封层热熔合粘连,确保了真空绝热板的性能,延长了产品寿命,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大大提高了产品的竞争力。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具体技术方案是:一种高阻隔袋不包边的真空绝热板,包括高阻隔袋、保温芯材和吸附剂,高阻隔袋为铝箔纸加强阻隔层且蒸镀PET或PE多层复合膜的热封包装袋,其特点是保温芯材采用压滚工艺制作的压缩率在20%以下且单层厚度为4~8mm的玻璃纤维板经数层叠加而成,保温芯材与吸附剂装入高阻隔袋内真空热封后进行100~150℃温度的热处理,制成封边宽度在5mm以下且高阻隔袋内层的上、下膜与铝箔纸完全热熔粘连的板材为高阻隔袋不包边的真空绝热板。
所述压滚工艺为设置在保温芯材生产线的末端且烘道前的压滚装置,压滚装置将玻璃纤维压制成密度为180kg/M3以上的板材。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高阻隔袋不用包边处理,绝热性能优良、保温效果好,使用寿命长,尤其高阻隔袋通过热处理使热封层的上、下膜贴在一起热熔粘连将保温芯材紧密贴合,确保了产品质量和性能,工艺简单,制作方便,进一步降低了生产成本,大大提高了产品的竞争力,尤其适合制作冰箱、冰柜或建筑用真空绝热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结构示意图;
图3为现有技术的包边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附图1,本发明由高阻隔袋1、保温芯材2和吸附剂3组成。所述高阻隔袋1为铝箔纸加强阻隔层且蒸镀PET或PE多层复合膜且封边宽度5mm以下的热封包装袋;所述保温芯材2采用压滚工艺制作的压缩率在20%以下且单层厚度为4~8mm的玻璃纤维板经数层叠加而成,保温芯材2与吸附剂3装入高阻隔袋1内真空热封后进行100~150℃温度的热处理,制成高阻隔袋1内层的热封层以及接触的铝箔纸完全热熔粘连的板材为高阻隔袋1不需包边的真空绝热板。所述压滚工艺为设置在保温芯材2的生产线末端且烘道前的压滚装置,压滚装置将保温芯材2压制成密度为180kg/M3以上,压缩率在20%以下的芯材。
以下将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阐述: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载润;梁京秀,未经李载润;梁京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3956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贸易计量数据的上传方法
- 下一篇:用于气体焊炬的万能头混合涡流喷射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