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应用于移动设备的支付加密硬件的应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439737.3 | 申请日: | 2014-09-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003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10 |
发明(设计)人: | 耿玉桐;滕晓霞;徐光剑 | 申请(专利权)人: | 淄博思科电子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Q20/32 | 分类号: | G06Q20/32;G07F19/00 |
代理公司: | 青岛发思特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7212 | 代理人: | 马俊荣 |
地址: | 255086 山东省淄博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应用于 移动 设备 支付 加密 硬件 应用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提供一种应用于移动设备的支付加密硬件的应用方法,属于一种加密的手机支付方式。
背景技术
现有的手机网络支付方式为在相应网页或第三方软件上提交订单,提交完订单后,在网页上或第三方软件上选择相应银行,然后选择快捷支付或者链接入相应银行的网络银行界面,选择快捷支付则会要求绑定相应的银行卡,输入支付密码即可进行支付,而其后台则是通过软件对密码加密,并发送给银行后台系统进行验证;而选择链接入相应银行的网络银行界面,则进入网络银行界面后,需要输入账号,在输入密码,待账户确认后,再进入另一个界面,界面一般显示转出金额和目标账户信息,然后点击确认后会让插入“U”盾,插入“U”盾后,在输入“U”盾的密码,方可支付完成;还有一种信用卡支付,在进入信用卡网络银行界面后,会让输入大量的卡面上的信息,以及获取确认短信验证码,然后点击确认后完成交易。
目前现有技术缺陷在于:
其一,快捷支付将银行卡绑定在第三方的账号上,并使用加密软件对支付密码进行加密,这种加密方式十分不安全,一旦加密软件被获取并破解,账户可以随意被人刷走金额,大大的影响了现有的移动交易的用户安全性和市场安全性。
其二,使用链接入网络银行界面,并配合“U”盾,虽然可以保障账户安全,但操作过程十分冗长,对于接受能力较慢的老年人和频繁进行金额转入转出的电商或炒股的人员,操作起来十分不方便。
其三,使用短信验证也十分不方便,若手机不在身边,则无法进行交易,而且需要输入大量卡面信息,使交易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用于移动设备的支付加密硬件的应用方法,安全可靠,操作方便,不需要输入大量信息,大大的节省了交易时间,交易没有局限性,携带方便。
本发明所述的应用于移动设备的支付加密硬件的应用方法,包括芯片,芯片设有移动设备通讯接口,芯片中存储了用户相应银行卡的信息及其密码信息,且用户相应银行卡的信息及其密码信息经加密处理,芯片通过移动设备通讯接口与移动设备上的通讯接口连接,并通过移动设备接入互联网进行网上交易。
所述的应用于移动设备的支付加密硬件的应用方法,移动设备指的是手机和PAD等可通 过WLAN或GPRS数据接入网络的智能终端设备,并且其上带有可通讯的并且移动设备上特有的通讯接口,芯片中的信息均通过加密处理,其解密方式仅有银行独有,即使通过各种手段将芯片中的信息读出,所得到的信息也均为乱码,大大的保证了芯片内用户信息的安全性以及密码的安全性,而且信息处于独立的芯片中,芯片通过移动设备通讯接口与移动设备连接,芯片可以通过手机接入互联网并与银行的后台系统进行通讯,并进行交易,当移动设备通讯接口与移动设备断开连接后,银行的后台系统会立刻停止该芯片所对应的账户的任何交易,大大的提高了安全性,为账户安全提供了第二重保护,在安全问题上,相对于现在的软件加密方式,大大的提高了安全性,在安全性问题上带来了中的的突破,其次,芯片内部储存了银行卡信息,在通过移动设备通讯接口与移动设备连接后,可以直接将订单链接的账户所在银行,并确定付款账户,只需要输入芯片的交易密码即可完成交易,十分方便,相较于U盾,大大的减短了交易过程,不需要输入任何数据,使操作过程变的十分简便,而且十分节省时间,芯片的体积也非常小巧,十分方便携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淄博思科电子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未经淄博思科电子技术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3973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三维仿真试衣方法
- 下一篇:一种基于业务知识管理的配置管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