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查找车位系统及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440516.8 | 申请日: | 2014-09-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00702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19 |
发明(设计)人: | 陈凯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凯明 |
主分类号: | G08G1/14 | 分类号: | G08G1/14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新律师事务所31272 | 代理人: | 俞涤炯 |
地址: | 200051 上海市长***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查找 车位 系统 及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定位查询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在停车场中可快速查找车位的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和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汽车逐渐成为越来越多人们的日常出行的工具,在汽车迅速增加的情形下,一些大型城市面临“车多位少”的困境。因此在综合型商场及商业中心设立了很多大型地上或地下停车场,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停车需求。然而,由于每个商场停车场结构、区域划分各不相同,虽有车位号,但缺少必要的定位及指示措施,导致出现了一种“停车容易,找车难”的现象,用户往往需要借助车位号及印象来查找停车车位,费时费力。
针对上述问题现有的解决方式有:一种是搭建系统,投入基础设备,如:视频设备、显示终端,但是需要增加额外的监控人员以及购买基础设备,成本高,且操作复杂;另一种是借助GPS定位系统,但是由于停车场的区域相对较小,定位不准确,精度差。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的查找车位的方法存在的上述问题,现提供一种旨在实现操作简单,可准确定位的查找车位系统及其方法。
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查找车位系统,应用于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用户端,设置于以移动终端中,并预设有具有唯一性的用户编号,所述用户端包括:
读取单元,用以读取设置于车库内预定位置的场景标识,
第一通信单元,分别连接所述读取单元,用于将所述读取单元读取的所述场景标识及所述用户编号向外部发送;
服务端,包括:
第一存储单元,用以存储所述用户编号以及与所述用户编号对应的位置坐标信息,
第二存储单元,用以存储所述用户编号以及与所述用户编号对应的位置坐标信息,
第二通信单元,用以连接至少一个用户端,并接收所述用户端发送的所述场景标识及所述用户编号,
处理单元,连接所述第二通信单元、所述第一存储单元和所述第二存储单元,用以根据所述第二通信单元接收到的所述场景标识获取相应的位置坐标信息,并将所述第二通信单元接收到的所述用户编号与所述位置坐标信息存入所述第一存储单元或第二存储单元,
路径计算单元,分别连接所述处理单元及所述第二通信单元,将第一存储单元种存储的位置坐标信息作为目标位置坐标信息,计算从所述第二存储单元中存储位置坐标信息与所述目标位置坐标信息之间的最短路径。
优选的,所述读取单元为二维码扫描器和/或语音识别器和/或键盘式输入模块和/或数字罗盘模块。
优选的,所述服务端还包括:
第三存储单元,连接所述处理单元,用以存储预设区域的场景标识以及与所述场景标识对应的位置坐标信息的映射列表。
优选的,所述服务端还包括:
第四存储单元,连接所述处理单元,用以存储所述预设区域的场景标识以及所述场景标识对应的场景类型的映射列表。
优选的,所述处理单元包括:
状态校验模块,用以根据所述第二通信单元接收到的所述场景标识查询所述第四存储单元中的映射列表,获取所述场景标识的场景类型。
优选的,还包括:显示界面,连接所述路径单元和所述处理单元,通过所述移动终端的显示屏显示一预定图像,所述预定图像设置有对应位置坐标信息的图案,所述图案用以表示当前场景标识与所述用户编号对应的车位场景标识的最短路径。
一种查找车位的方法,包括所述查找车位系统,所述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步骤A1.所述用户端读取车库中的场景标识,并将读取的所述场景标识连同所述用户端的所述用户编号一同发送至所述服务端;
步骤A2.所述服务端根据接收到的所述场景标识获取相应的位置坐标信息,并将接收到的所述用户编号与所述位置坐标信息关联后存入所述第二存储单元;
步骤A3.所述服务端判断所述场景标识是否为预设场景类型,若是,执行步骤A4,若否,执行步骤A6;
步骤A4.所述服务端判断所述第一存储单元中是否存储有所述用户编号,若是,则校验失败执行步骤A7,若否,则校验成功执行步骤A5;
步骤A5.将所述用户编号与所述位置坐标信息关联后存入所述第一存储单元,将存储信息反馈至所述用户端,结束;
步骤A6.所述服务端判断所述用户端所处区域是否存在与所述用户编号对应的位置坐标信息,若是,则校验成功执行步骤A8,若否,则校验失败执行个步骤A7;
步骤A7.将校验结果反馈至所述用户端,结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凯明,未经陈凯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4051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