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宫颈用药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10440802.4 | 申请日: | 2014-09-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88897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17 |
发明(设计)人: | 杜晓东;杜子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杜晓东;杜子毅 |
主分类号: | A61M31/00 | 分类号: | A61M31/00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郑汉康 |
地址: | 323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宫颈 用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给药装置,尤其是一种方便将药物放置到宫颈位置的宫颈用药器。
背景技术
子宫颈因其解剖学位置及组织学特点,是妇产科疾病的好发部位,比如:宫颈炎症(宫颈糜烂)、宫颈上皮内瘤变是最常见妇产科疾病。
宫颈主要是由纤维组织和少量的平滑肌及弹力结缔组成,血供少,全身用药(口服、静脉)在宫颈局部难以达到有效药物浓度,故临床药疗效较差。
目前,临床上常以局部治疗为主,物理学方法有:冷冻、电灼、激光、环切、锥切等,但是这些属于有创治疗,且有一定的并发症,比如:出血、感染和由于受热效应产生短期的月经周期改变。也有局部用药的方法,局部用药以栓剂和凝胶为主,可以产生许多不错的疗效,但由于受女性生殖道结构所限,患者常用指套将栓剂药物塞入或将凝胶借助药物推进器注入阴道内,均难以正确将药物作用于宫颈局部,大多浪费在阴道内,而真正到达并作用于宫颈的甚少,往往是事倍功半,影响药物疗效,延长疗程,影响女性生活质量,浪费有限的医疗资源,增加公共卫生支出。
因此,亟需一种器械,能配合宫颈局部用药,并在达到给药部位前对药物进行保护,防止药物中途浪费,正确作用于宫颈局部,以增药物疗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宫颈用药器,在达到给药部位前对药物进行保护,防止药物中途浪费,并正确作用在宫颈局部,从而保证药物的疗效。
本发明解决了现有宫颈用药剂型(栓剂或凝胶),无法使用液性药物的缺陷,提供一种宫颈用药器,使液性用药变为可能,避免了以往药物溶解后基质流出给妇女带来的不适,同时减少药物制作流程,降低耗能,节约成本。
本发明还解决了现有的宫颈给药方式难以正确将药物作用于宫颈局部,大多浪费在中途的缺陷,提供一种宫颈用药器,在达到宫颈用药部位前对药物进行保护,防止送药物途中浪费,达到宫颈用药部位后打开,将药物直接作用于宫颈局部,提高药物疗效,减少疗程。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宫颈用药器,包括一个由若干可展开的外瓣围合而成的容置腔,容置腔内放置有带有药物的药棉,药棉与容置腔内壁相连;外瓣下部设置有套管,外瓣与套管之间设置有外瓣展开执行机构。药棉在达到宫颈用药局部之前由合拢的外瓣保护,不会将药物浪费在进入的通道及过程中,使得药物的疗效能集中作用到用药部位,保证药物的疗效;外瓣的展开是通过外瓣展开执行机构来实现,该外瓣展开执行机构可以采用连杆机构或者滑套机构或者挤压撑开机构,比如雨伞撑开的多连杆结构;药棉的使用,打破了传统宫颈用药的剂型(栓型和凝胶),使液性药物治疗治疗宫颈炎成为可能,既减少制药流程(把液性药再加工成凝剂或栓剂),节约了制药成本,降低了耗能;病人也不会因药物溶化后基质流出粘在会阴部造成不适。
作为优选,套管的端部设置有铰座,外瓣的下部设置有铰轴,外瓣与套管的端部之间通过铰座与铰轴相互配合形成铰接式连接。
作为优选,容置腔呈椭球形,相邻的外瓣边缘依次相互重叠,即所有的外瓣的两侧边缘中,其中一侧边缘被该侧边缘所在的外瓣边缘盖住,另一侧边缘盖住该侧边缘所在的外瓣的边缘。外瓣的端部均为圆滑形,防止伤害患者;为了对外瓣进行加强,可以在外瓣中间部位设置加强筋。
作为优选,外瓣的内壁设置有挂钩,药棉上设置有弹性圈,挂钩钩住药棉的弹性圈。
作为优选,药棉为垫状,药棉的中间设置有凸起,外瓣展开后,药棉包住宫颈用药局部,凸起正对宫颈口。
一种方案:外瓣的端部固定有瓣柄,瓣柄与外瓣相倾斜,外瓣合拢的容置腔内放置有与外瓣内壁相接触的圆垫片,药棉固定于圆垫片朝向外瓣展开端的表面上,圆垫片另一表面上固定有拉线,拉线伸出到套管外,拉线上固定有弹性件,外瓣合拢时,弹性件处于套管内顶住瓣柄。或者弹性件与圆垫片相连接,圆垫片随拉线移动时推动弹性件,使得弹性件离开套管。
其他方案:外瓣展开执行机构包括设置在套管内可沿套管轴线移动的推杆及随推杆移动驱动外瓣展开或合拢的复位部件,推杆与套管之间设置有锁止机构。
作为优选,外瓣的端部固定有瓣柄,瓣柄与推杆轴线相倾斜,瓣柄的端部与推杆的端部之间连接有弹性件,推杆向里移动后,推杆通过弹性件驱动瓣柄转动并带动外瓣展开到合适大小。
作为优选,推杆的端部侧边与外瓣内壁之间铰接有连杆,连杆的长度保证推杆向外移动后,外瓣在连杆作用下能绕外瓣与套管之间的铰接部位转动并展开合适大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杜晓东;杜子毅,未经杜晓东;杜子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4080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